Copyright2010--2022 功能食品配料网 网站备案号:京ICP备13040527-2号
郑重声明:本站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1184955935@qq.com 后台登陆
合作联系:QQ:1184955935 微信:gongnengfood
关注功能食品配料网微信公众号、头条号了解更多信息
声明:本站部分资料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管理员删除,谢谢
摘要:新资源食品的开发不仅丰富了人们的膳食资源,也为企业开发新产品开拓了更广阔的视野,但同时也带来了一些潜在管理和应用上的问题,比如安全性问题、作为营养成分在食品标签中的标注问题以及实质等同的判定等问题,本文就新资源食品作为食品原料在应用中存在的这些问题加以探讨,并寻求可能的解决办法。
关键词:新资源食品;应用;标签标注;实质等同
The Problems of Novel foods as a raw material in the application of food development
(Natural Medicine Institute of Zhejiang Yangshengtang Co., Ltd., Hangzhou 310007,Zhejiang , China )
Abstract The development of novel foods enriches food resources, develops a broader vision for companies to develop new products, but also brings a number of potential management and application issues, such as security issues, as the nutrients in The labeling of food labeling and other issues to determine substantial equivalence, this article is to explore there problems and seek possible solutions.
朗读
显示对应的拉丁字符的拼音
Keywords novel food; application; label; substantial equivalence
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追求健康已经成为人们生活的主要目标。健康生活的首要方式就是健康饮食。拥有健康饮食成为享受美好生活的前提。近年来在食品领域,新资源食品发展迅速。大量的研究证实,新资源食品大多具有一定的健康功效,对人体健康具有一定的改善意义。近年来,健康产业的发展带动了我国新资源食品行业发展,卫生部目前已批准了100多种新资源食品,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关注新资源食品并将其进行合理开发利用,但是由于相关法规的不配套以及不健全,新资源食品在丰富人们膳食的同时也给监管部门和生产应用企业带来了系列的问题。本文就新资源食品发展的历史、现状及在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展开讨论。
1 新资源食品管理的发展、现状
我国最早关于新资源食品管理的法规源于1983年人大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试行)》,随后,在1987年卫生部出台了《食品新资源卫生管理办法》,经过修订,1990年又出台了《新资源食品卫生管理办法》,以进一步加强对新资源食品安全性的评价和管理。2007年卫生部颁发了最新的《新资源食品管理办法》,对新资源食品的定义、安全性评价、申请与审批、生产经营和管理、卫生监督等内容提供了指导。新版的《新资源食品管理办法》将原来针对食品产品的管理转变为管理食品原料或成分。根据
2作为食品原料在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2.1 新资源食品与食品添加剂、食品营养强化剂之间的关系
根据卫生部2010年颁发的第16号公告,食品添加剂叶黄素作为着色剂扩大使用范围,在糖果中的最大使用量为150mg/kg,这一允许添加量足以满足临床上关于叶黄素作为保护视力、缓减视疲劳的有效成分推荐的每日摄入量6mg/天[1,2]。而2008年第12号公告批准叶黄素酯作为新资源食品,主要成分为叶黄素二棕榈酸酯,同样来源于万寿菊花,使用范围和使用量却与食品添加剂叶黄素作为着色剂或营养强化剂差异很多。此外,叶黄素作为营养强化剂限用于婴幼儿配方食品的使用量只有300-2700微克/kg,但作为着色剂和营养强化剂在方便米面制品及焙烤食品中的最大使用量为150mg/kg。这使得企业以及监管部门在应用、检测时参照的标准也容易混淆。见表1。
物品名称 |
指标要求 |
归属 |
适用范围 |
最大使用量 |
叶黄素酯 |
叶黄素二 棕榈酸酯 >55.8% |
焙烤食品、乳制品、饮料、即食谷物、冷冻饮品、调味品和糖果,但不包括婴幼儿食品 |
≤12 mg/d | |
食 品 添 加 剂 叶 黄 素 |
见GB 26405-2011 食品添加剂 叶黄素 叶黄素≥70.0,w/% 玉米黄质≤9.0,w/% |
着 色 剂 |
谷类和淀粉类甜品(仅限谷类甜品罐头) |
50mg/kg |
以乳为主要配料的即食风味甜点或其预制产品(仅限乳基甜品罐头); | ||||
其他杂粮制品(仅限于杂粮甜品罐头) | ||||
八宝粥罐头 | ||||
糖果 |
150mg/kg | |||
着色剂、 营养强化剂 |
较大婴儿和幼儿配方食品 |
1.62-2.7mg/kg | ||
婴儿配方食品 |
0.3-2.0mg/kg | |||
果冻 |
50mg/kg | |||
果酱 | ||||
饮料类(包装饮用水除外) | ||||
方便米面制品 |
150mg/kg | |||
焙烤食品 | ||||
冷冻食品 |
100mg/kg |
2.2 实质等同的判定
由于新资源食品的申报周期相对较长,市场对该产品的了解也相对有限。对于率先申报新资源产品的企业,既要投人相当数量的人财物来完成新产品申报工作,又要承担巨大的市场风险。为了给予申报企业相应的知识产权保护,鼓励企业创新的积极性,在新版新资源食品管理办法附则中引入了发达国家采用的实质等同原则。
实质等同,是指如某个新资源食品与传统食品或食品原料或已批准的新资源食品在种属、来源、生物学特征、主要成分、食用部位、使用量、使用范围和应用人群等方面比较大体相同,所采用工艺和质量标准基本一致,可视为它们是同等安全的,具有实质等同性。但是对于实质等同的判定又成了新的问题,如鱼油及提取物,其生产工艺简述为“可食用海洋鱼经加热烹煮、压榨、离心、提纯、脱色、除臭等工艺而制成的油状液体或粉状产品”,主要成分是DHA和EPA,鱼油质量要求DHA含量≥36mg/g,EPA含量≥27mg/g,EPA+DHA含量≥144mg/g。
对于液体鱼油通常要求
2.3 在食品营养标签中的标注
目前食品标签标志标准主要参照GB 7718-2004《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为了指导和规范食品营养标签的标示,卫生部卫监督发[2007]300号发布了《食品营养标签管理规范》,如果要在普通食品标签上标注营养成分则参照该公告文件,而卫生部就《食品营养标签管理规范》实施工作发布2008年 第10号公告也指出“食品营养成分标签中营养成分标示仅限《规范》附件1列出的能量和营养成分,卫生部将根据需要对《规范》附件内容进行调整”。《规范》附件1列出的营养成分包括能量共35种,很多作为营养强化剂的物品并不在此《规范》附件1所列营养成分之内,更没有对应的营养素参考值,如果在产品中添加了这些具有营养或生理功能的物质又该如何在标签中标注?比如叶黄素、二十二碳六烯酸等,企业如果在健康食品开发中添加了新资源食品叶黄素酯(用以提供营养物质叶黄素)、鱼油及提取物(用以提供营养物质DHA)又该如何在标签上标注体现其产品的营养价值?这大概是开发健康类食品的企业遇到的共同问题。
3 讨论
人们对健康的追求以及食品行业的高速发展推动了新资源食品的开发和利用,截止2010年12月,卫生部共新增批准了50个物品作为新资源食品,其中2008年发布公告批准了17个,2009年批准了16个,2010年批准了17个。对于新资源食品的应用和关注也掀起了热潮,在这一过程中所面临及潜在的问题,我们也希望能够在政策、法规方面尽快完善和统一。在实质等同的判定上,是否可以将新资源食品批准公告中的规定视同为质量标准或国家标准?在加强食品标签的立法工作的同时,进一步充实新资源食品的标签内容。如标有“新资源食品字样”,对“新”特征作出要求,包括营养、功能和成分变化等不同于传统食品的具体内容,既能突出新资源食品的特点,又能满足消费者的知情权,也便于应用及监管单位的选择和判定标准的考量。
参考文献:
[1] 胡博杰等,叶黄素和玉米黄质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中的临床应用[J].眼科新进展,2010,(9):866—868.
[2] 凌关庭,保健食品原料手册,化学工业出版社,2006:605
Copyright2010--2022 功能食品配料网 网站备案号:京ICP备13040527-2号
郑重声明:本站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1184955935@qq.com 后台登陆
合作联系:QQ:1184955935 微信:gongnengfood
关注功能食品配料网微信公众号、头条号了解更多信息
声明:本站部分资料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管理员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