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食品化学是研究
功能食品中各种主要功能因子的结构类型、性质、制备方法及主要来源的应用基础科学,是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的重要课程之一。它为学生今后从事功能性食品的生产、科学研究及管理等方面的工作奠定基础,是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必不可少的课程。
通过本课程的课堂讲授及实验教学,要求学生掌握主要功能因子的性质及制备方法,熟悉其结构特点与分类,了解功能因子的功能特性及主要来源。
本课程是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的限选课。总学时为56学时,其中讲课32学时,实验24学时,3.5学分。教学方法主要是课堂讲授,并适当运用多媒体等方法进行教学。
教学目的要求和内容
第一章 绪论
【目的要求】
1、掌握功能性食品化学的含义及研究内容。
2、熟悉功能性食品化学的研究方法及学习意义。
3、了解常见功能因子类型。
4、了解功能性食品化学研究现状及发展态势。
【教学内容】
1、功能性食品化学的含义及研究内容。
2、功能性食品化学的研究方法。
3、功能性食品化学的学习意义。
4、常见功能因子类型。
5、功能性食品化学研究现状及发展态势。
【教学方法】
讲授、多媒体。
第二章 生物碱类化合物
【目的要求】
1、掌握生物碱类化合物的性质及制备方法。
2、熟悉生物碱类化合物的含义及分类。
3、了解生物碱类化合物的功能特性及主要来源。
【教学内容】
1、生物碱类化合物的含义及分类。
2、生物碱类化合物的性质。
3、生物碱类化合物的制备方法。
4、生物碱类化合物的功能特性及主要来源。
【教学方法】
讲授、多媒体。
第三章 黄酮类化合物
【目的要求】
1、掌握黄酮类化合物的性质及制备方法。
2、熟悉黄酮类化合物的含义及分类。
3、了解黄酮类化合物的功能特性及主要来源。
【教学内容】
1、黄酮类化合物的含义及分类。
2、黄酮类化合物的性质。
3、黄酮类化合物的制备方法。
4、黄酮类化合物的功能特性及主要来源。
【教学方法】
讲授、多媒体。
第四章 皂苷类化合物
【目的要求】
1、掌握皂苷类化合物的性质与制备方法。
2、熟悉皂苷类化合物的含义及分类。
3、了解皂苷类化合物的功能特性及主要来源。
【教学内容】
1、皂苷类化合物的含义及分类。
2、皂苷类化合物的性质。
3、皂苷类化合物的制备方法。
4、皂苷类化合物的功能特性及主要来源。
【教学方法】
讲授、多媒体。
第五章 功能性碳水化合物
【目的要求】
1、掌握活性多糖、膳食纤维及功能性低聚糖的类型及结构特点。
2、熟悉活性多糖、膳食纤维及功能性低聚糖的功能特性。
3、了解活性多糖、膳食纤维及功能性低聚糖的制备方法及主要来源。
【教学内容】
1、活性多糖类型、结构特点、功能特性、制备方法及主要来源。
2、膳食纤维类型、结构特点、功能特性、制备方法及主要来源。
3、功能性低聚糖类型、结构特点、功能特性、制备方法及主要来源。
【教学方法】
讲授、多媒体。
第六章 功能性油脂
【目的要求】
1、掌握多不饱和脂肪酸的结构及分类。
2、熟悉多不饱和脂肪酸的功能特性及主要来源。
3、熟悉磷脂的分类、结构及理化性质。
4、了解磷脂的功能特性。
【教学内容】
1、多不饱和脂肪酸的结构、分类、功能特性及主要来源。
2、磷脂的分类、结构、理化性质及功能特性。
【教学方法】
讲授、多媒体。
第七章 氨基酸、活性肽与活性蛋白质
【目的要求】
1、掌握氨基酸、活性肽与活性蛋白质的类型、结构特点及理化性质。
2、熟悉氨基酸、活性肽与活性蛋白质的功能特性。
3、了解氨基酸、活性肽与活性蛋白质的主要来源。
【教学内容】
1、氨基酸的类型、结构特点、理化性质、功能特性及主要来源。
2、活性肽的类型、结构特点、理化性质、功能特性及主要来源。
3、活性蛋白质的类型、结构特点、理化性质、功能特性及主要来源。
【教学方法】
讲授、多媒体。
第八章 维生素与矿物质
【目的要求】
1、掌握维生素的分类、理化性质及功能特性。
2、熟悉常量元素及微量元素的种类及其功能特性。
3、了解维生素的制备方法及主要来源。
【教学内容】
1、维生素的分类。
2、各种维生素的性质、功能特性及主要来源、制备方法。
3、常量元素及微量元素的种类及其功能特性。
【教学方法】
讲授、多媒体。
第九章 其他功能性物质
【目的要求】
1、熟悉核酸、褪黑素、叶绿素、肉碱、植物甾醇、潘氨酸、苦杏仁苷、植物甾醇、益生菌、自由基清除剂等的结构特点。
2、了解核酸、褪黑素、叶绿素、肉碱、植物甾醇、潘氨酸、苦杏仁苷、植物甾醇、益生菌、自由基清除剂等的功能特性。
【教学内容】
1、核酸的结构特点及功能特性。
2、褪黑素的结构特点及功能特性。
3、叶绿素的结构特点及功能特性。
4、肉碱的结构特点及功能特性。
5、潘氨酸的结构特点及功能特性。
6、苦杏仁苷的结构特点及功能特性。
7、植物甾醇的结构特点及功能特性。
8、益生菌的结构特点及功能特性。
9、自由基清除剂的结构特点及功能特性。
【教学方法】
讲授、多媒体。
学时分配
章节 教学内容 |
学时数 |
|
第一章 绪论 |
2 |
|
第二章 生物碱类化合物 |
6 |
|
第三章 黄酮类化合物 |
6 |
|
第四章 皂苷类化合物 |
6 |
|
第五章 功能性碳水化合物 |
3 |
|
第六章 功能性油脂 |
2 |
|
第七章 氨基酸、活性肽与活性蛋白质 |
3 |
|
第八章 维生素与矿物质 |
2 |
|
第九章 其他功能性物质 |
2 |
|
合 计 |
3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