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技术应用 > 天然提取物技术 > 详细内容
功能型配料在饮料中的应用
发布时间:2010/7/10  阅读次数:2449  字体大小: 【】 【】【

       随着经济全球化步伐加快、市场开放度不断扩大,我国食品工业的发展迎来了前所未有的新机遇,同时也面临着更加激烈的市场竞争。近年来我国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患病率上升迅速,如高血压、糖尿病、超重、肥胖和血脂异常,这就需要在食品中添加功能性配料来预防此类疾病。作为一种促进健康的手段,饮料因其方便性而优于其它食品。有人预言功能性饮料,将是继“碳酸饮料—矿泉水—茶饮料—果汁饮料”之后中国饮料市场的一个新亮点。
       1. 植物甾醇
       植物甾醇(Phytosterol) 是植物中的一种活性成分,在结构上与动物性甾醇如胆甾醇相似。自然界存在的植物甾醇有游离型和酯化型两种,游离型植物甾醇主要包括谷甾醇、豆甾醇 、菜油甾醇等。从化学结构来看,植物甾醇是以环戊烷全氢菲为骨架的一类甾体化合物,结构上与胆甾醇相似,仅侧链不同。
       植物甾醇作为一种活性配料,具有如下的生理功能:1)降低胆固醇,目前植物甾醇降低胆固醇的机理尚未完全阐明,目前有几种主要理论:低吸收机制、阻碍胆固醇溶于胆汁酸机制和竞争结合位点机制;2)降低心脏病发生率;3)抑制肿瘤生长;4)类激素功能;5)抗炎作用;6)免疫调节功能。美国FDA 关于植物甾醇的健康声称如下:每份食物中至少含有0.65g植物甾醇酯,每天摄食两次,即每日至少摄入1.3g 植物甾醇酯,再配合低饱和脂肪和胆固醇膳食,可能降低心脏病的发病风险。
       植物甾醇目前主要应用于涂抹食品如人造奶油、蛋黄酱及色拉调料中,此外,有些公司还推出植物甾醇片剂、咀嚼片和软胶囊。植物甾醇不溶于水,因此利用植物甾醇开发功能性饮料最好的载体是乳制品、乳饮料和果汁,目前国内外已经出现了此类产品。
       2. 壳聚糖
       壳聚糖(Chitosan)又称甲壳质、几丁聚糖等,在1991年被欧美学术界誉为继蛋白质、脂肪、糖类、维生素和无机盐之后的第六生命要素。壳聚糖是由大部分D-氨基葡萄糖和少量的N-乙酰-D-氨基葡萄糖组成,以 - (1,4)糖苷键连接起来的直链多糖,其结构类似于纤维素。壳寡糖的制备方法主要有化学降解法、物理降解法和酶降解法,酶降解法优于化学降解法,因为酶解过程可以特异性地、选择性地切断壳聚糖 -1,4糖苷键,降解过程和降解产物的分子量易于控制,可得到所需分子量范围的壳寡糖,而且酶法降解是在较温和的条件下进行的,相对于其他两种方法,不需加入大量试剂,环境污染较少。
       大量的科学研究证明壳聚糖具有多种生理功能,比较突出的功能有:1)强化免疫功能;2)降低血脂和胆固醇;3)降血压、降血糖;4)强化肝脏机能;5)对神经内分泌系统有调节作用;6)对胃肠道的保护和修复作用。
       水溶性壳寡糖,作为食品功能性添加剂,可在饮料、调味品等几乎所有食品中应用。添加壳聚糖或羧甲基壳聚糖以及钙离子、铁离子生产的饮料,不仅营养价值提高,而且不涩口,不会引起过敏反应。
       3. 茶氨酸
       茶氨酸(Theanine)是茶叶游离氨基酸的主体,是构成茶叶自然品质的主要成分之一,约占整个游离氨基酸的50%以上,化学名为N-乙基-Y-谷氨酰胺。1964年日本将L-茶氨酸定为食品添加剂使用,其用途是作为绿茶风味增强剂。1992年日本太阳化学公司研制成功的L-茶氨酸,价格低廉、纯度高且能大规模工厂化生产。目前,高纯度的茶氨酸主要通过植物细胞组培、化学合成、微生物发酵和离子交换树脂分离等方式获取。茶氨酸具有多种生理保健功能,集中表现为:1)安神放松作用;2)促进大脑功能作用;3)降血压作用;4)抗肿瘤作用;5)抗疲劳作用。早在1985年,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FDA)就认可了茶氨酸,并确认合成的茶氨酸是一般公认为安全的物质(GRAS),在使用过程中不作限制用量的规定。
       茶氨酸在饮料工业中的应用有如下几点:1)在茶饮料生产过程中添加一定量的茶氨酸,能明显改善茶饮料的品质和风味。2)研究表明:茶氨酸可改善咖啡、可可、高丽参饮料、葡萄柚饮料、啤酒等的苦味,减轻葡萄酒的涩味。3)茶氨酸具有多种生理保健功能,可以利用茶氨酸开发系列功能性饮料产品。
       4. 番茄红素
       番茄红素(Lycopene),又名茄红素,是自然界已知的600多种类胡萝卜素的一种。番茄红素存在于红色蔬菜与水果中,如番茄、胡萝卜、西瓜、红色葡萄柚、草莓等,其中又以番茄中的含量最高。Schunck通过对番茄红素吸收光谱的研究,发现其不同于从胡萝卜中提取的胡萝卜素,于1903年将其命名为Lycopene。部分类胡萝卜素,如 -胡萝卜素,在人体内能转化为维生素A,被认为是维生素A的前体物质。而番茄红素在人体内不能转化为维生素A,过去没有引起人们足够的重视。
       近年的研究显示,番茄红素具有多种重要生理功能,集中表现在:1)抗氧化、清除自由基;2)预防肿瘤;3)预防心血管疾病;4)调节机体免疫功能;5)视觉保护作用;6)保护紫外线引起的皮肤损伤。番茄红素的主要制取方法有直接粉碎法、有机溶剂提取、超临界CO2提取法、微波辐射提取法、酶反应法、微生物发酵法和化学合成法。
       番茄红素在饮料中的应用主要有两点:1)作为新型天然色素而被广泛应用;2)作为一种功能性素材,开发具有保健功能的饮料,比如利用其抗疲劳的作用来开发新型运动饮料,也可以开发针对女性的美容保健饮料。
       5. 菊粉
       菊粉(Inulin)是植物中含有的一种特殊的天然果聚糖类碳水化合物,由直链果糖分子组成,通过 -2,1-糖苷键连接,呈直线结构,分子链平均长度约30~35个果糖单位,最长达60个果糖单位,还原性末端连接一个葡萄糖残基,分子量约为3000~5000。菊粉含量较为丰富的植物有:菊苣(15~20%)和菊芋(16~20%),因此国内外多以菊芋(俗称洋姜)和菊苣为原料,来开发提取菊粉和低聚果糖。
       菊粉作为一种水溶性膳食纤维,具有许多优越的性质:1)不被消化;2)低能量;3)易于加工;4)高溶解性和热稳定性。大量科学研究表明,菊粉具有如下的保健功能:1)益生作用;2)调节脂代谢;3)促进矿质吸收;4)预防便秘及治疗肥胖症;5)免疫调节;6)减少癌症的发病危险。国外临床实验证明:每日摄入40~70g 菊粉对人体健康无不良影响,美国FDA于2002年认定菊粉为GRAS物质。
       一般而言,在pH值低于4时,菊粉不稳定,容易被水解成果糖和葡萄糖,因此菊粉作为一种膳食纤维,适合用于pH大于4的饮料产品,例如瓶装水、茶饮料、奶茶、奶咖和乳制品等;此外,因为菊粉水解可以产生低聚果糖等益生元,也可以用于酸乳、乳制饮品和运动饮料等。
       6. 乳清多肽
       乳清是工业生产干酪及干酪素的副产品,按生产干酪时的工艺不同可分为:甜乳清、酸乳清和含盐乳清。它具有两大特点:一是产量大;二是含有乳中的多种成分,具有极高的营养价值。
       近年来的研究发现非单一的小肽类(2~7个氨基酸),在人体内的消化吸收优于单一的氨基酸,并且有不同的体内输送体系。多肽的生理活性主要表现为:1)易消化性和吸收性;2) 降血压作用;3) 降低胆固醇作用;4) 促进脂质代谢作用;5)抗疲劳作用;6) 促进微生物生长作用。
       由于乳清蛋白是热敏性蛋白质,热变性后在水中溶解性明显下降,直接影响其功能特性的表现,从而使热变性乳清蛋白的利用范围受到很大的限制。用乳清制作饮料时,热处理会使乳清蛋白变性沉淀,影响产品的感官特性;如果弃去沉淀,则其营养价值大大降低。乳清经过适当酶解,可以得到乳清多肽,这是改善乳清蛋白溶解性和稳定性的有效方法。目前,利用乳清多肽开发运动饮料是国内外大公司的研究热点,比如帝斯曼公司(DSM)就开发了一款此类产品。
       7. 叶黄素
       叶黄素(Lutein)是广泛存在于蔬菜、水果和一些花卉中的一种最丰富的类胡萝卜素。科学家对叶黄素化学结构的研究结果表明:它具有3 个手性中心,故有8 种立体异构体。人体不能自身合成叶黄素,所需叶黄素必须要从富含叶黄素的食物或补品中摄取。工业化生产一般是从万寿菊(金盏花)中提取叶黄素。叶黄素生理保健功能如下:1)保护视觉,主要的假说有:叶黄素可过滤损害光感受器和视网膜色素上皮的蓝光,防止年龄相关性损伤;叶黄素作为抗氧化剂,可清除自由基和游离氧;2)可延缓早期动脉硬化的进程;3)最新的研究成果表明:叶黄素对乳腺癌、前列腺癌、直肠癌、结肠癌和皮肤癌等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4)清除自由基、抗氧化。FAO/WHO于2001年规定,当叶黄素用作色素时,ADI不做规定;美国FDA 分别于2002年和2003年认定叶黄素酯和晶状叶黄素为GRAS物质。
       叶黄素在饮料工业中的应用如下:1)在日本,叶黄素可以作为黄色素,用于饮料、冷饮、糕点和油脂等食品,用量不做限制性规定。2)国内外很多公司,利用叶黄素的多种生理保健功能,尤其是对视觉的保护作用,开发了一系列的功能性食品,如果汁、酸奶等。
       8. 中链甘油三酯
       中链甘油三酯(medium-chain triglyceride,MCT)作为一种独特的油脂,其研究始于二十世纪50年代。一般认为,MCT是由6~12个碳原子的脂肪酸组成的甘油三酯。它仅由饱和脂肪酸构成,凝固点低,室温下为液体。中链甘油三酯具有优良的理化性质:氧化稳定性好;粘度很低;良好的溶解性;延展性、润滑性较好。中链甘油三酯在胃和十二指肠内被脂肪酶分解,在小肠内可不经胆汁乳化,而后在小肠粘膜上皮细胞以甘油和MCFA的形式吸收,直接通过小肠毛细血管进入门静脉,然后快速转移到肝内。
       中链甘油三酯生理功能包括:1)中链甘油三酯对肉碱依赖较小,并对肝脏能量代谢有保护作用,提示MCT乳剂可能是肝脏外科患者更为理想的脂肪能源;2)含MCT的肠内营养制剂能通过有效地减轻烧伤后机体蛋白分解、提高血清蛋白水平,改善烧伤患者营养状况;3)含MCT的肠内营养制剂可以改善烧伤后机体的免疫功能。
       在肝脏中,中链甘油三酯的转运不依赖于肉碱,因此它可以快速提供能量,提高运动员的耐力;同时还能降低分解代谢的速率,节省蛋白质的消耗;中链甘油三酯每g可以提供8.3千卡的能量,是碳水化合物的两倍。因此,它可用于开发能量类饮料。
       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虽然我国功能性食品添加剂和配料的品种和产量逐渐上升,并已经广泛应用于饮料工业,但仍然存在如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法规问题。很多功能性配料不是食品添加剂,不能随便用于普通食品;
       ◆应用特性问题。许多功能性配料不溶于水,这大大限制了其在饮料工业中的应用;
       ◆成本问题。功能性配料大都价格较高,开发保健品是没有问题的,但对于饮料工业而言,就显得成本过高;
       ◆功能饮料的定位问题。功能性配料的保健功能很多,饮料生产商需要从中筛选出具有创新的卖点,避免产品同质化

上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胡萝卜素有望开发为防晒增补剂
我要评论
  • 匿名发表
  • [添加到收藏夹]
  • 发表评论:(匿名发表无需登录,已登录用户可直接发表。) 登录状态:未登录
最新评论
所有评论[0]
    暂无已审核评论!

全球最大的中文功能食品配料行业网站                            

Copyright2010--2022 功能食品配料网     网站备案号:京ICP备13040527-2号

郑重声明:本站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1184955935@qq.com   后台登陆     

合作联系:QQ:1184955935  微信:gongnengfood 

关注功能食品配料网微信公众号、头条号了解更多信息

  

 声明:本站部分资料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管理员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