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技术应用 > 有益菌技术 > 详细内容
双歧杆菌的保健作用
发布时间:2011/10/7  阅读次数:3240  字体大小: 【】 【】【
  

3. 双歧杆菌的保健作用

3.1抑制腐败菌生长

当肠道内有高浓度水平的双歧杆菌时,外侵的病原大肠埃希菌,痢疾志贺菌,伤寒沙门菌,变形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白假丝酵母菌或内源的腐生菌、条件致病菌就会受到抑制。其抗菌机制主要表现有个方面:

(1)双歧杆菌可迅速在肠粘膜定植,形成有益菌屏障,密布于肠粘膜上形成菌膜,使致病菌无法定植;

(2)双歧杆菌产生的醋酸、乳酸使肠道pH值降低,达到抑制腐生细菌的目的[10-11]。,

(3)产生似细菌素的蛋自质,有一定的杀菌作用;

(4)双歧杆菌可使偶联型胆汁酸分解为游离型胆汁酸,该种酸对细菌抑制作用更强。

3.2营养作用

双歧杆菌在人体肠道内能够合成维生素BlB2B6K等,由人体缓慢地吸收,B族维生素的生成量可达120.3ug/mL双歧杆菌双歧杆菌可以合成丙氨酸、缬氨酸、天冬氨酸和苏氨酸等人体必需的营养物质,使人体通过合理的膳食即可摄取足量的多种营养素,对于人体具有不容忽视的营养作用,尤其对加强孕产妇、哺乳妇女、儿童、老年人的营养有重要的意义。双歧杆菌可分泌多种酶类,促进食品的降解与吸收。双歧杆菌维持肠道酸性环境,有利于Ca2+Fe2+和维生素D的吸收,有助于防正缺铁性贫血和软骨病。双歧杆菌发酵乳糖产生半乳糖,是构成脑神经系统中脑苷脂的成分,与婴儿出生后脑的迅速生长有密切关系,可提高乳糖不耐症患者对乳制品的利用率[12]

3.3 抗癌作用

大量动物实验表明[13],摄入双岐杆菌活菌或死菌均可提高机体的抗体水平,激活巨噬细胞的吞噬活性,这对提高机体的抗感染能力,预防、抑制和杀死肿瘤细胞的产生具有重要作用。 肠道腐生菌在代谢中会产生许多致癌产物,如吲哚、胺、酚等,有的还能将一些致癌前体物转化为致癌物,例如将偶氮化合物和芳香化合物还原成有致癌作用的NN-二苯亚硝基化合物。双歧杆菌可通过抑制腐生菌的生长和分解致癌物起到防癌作用。

另外,双歧杆菌能吸收和消除致癌物的毒害作用,抑制突变剂的致突变作用,有效减少潜在癌症的发生。双歧杆菌菌体细胞壁的肽聚糖、脂磷壁酸和多糖都有抗肿瘤作用。

3.4 保护肝脏

腐生菌产生许多代谢产物,如吲哚、甲酚、胺等需要在肝脏中用酸解毒,随尿与葡糖醛酸盐和硫酸盐等形式排出。如果不能及时解毒,将导致肝功能紊乱和循环系统失常,干扰神经系统并影响睡眠。双歧杆菌能抑制腐败细菌生长,纠正肠道菌群失调而促进营养吸收,阻止细菌易位,减少内毒素来源减轻肝脏损害,改善肝功能。同时通过降低肠内pH,致使氨变为难吸收的状态,从而减少对肝的危害[14]

肝硬化、慢性肝炎患者长期服用双歧杆菌,则血液中的氨、酚等和尿兰母含量降低,粪便中双歧杆菌增多,患者食欲增强,体重增加,蛋白质代谢趋于正常,肝功能得到改善[15-16]

3.5调理胃肠功能

双歧杆菌分泌的大量短链脂肪酸,可酸化肠道,其结果能控制由有害菌引起的异常发酵,使肠道内渗透压增高,刺激胃肠蠕动,促进排便。如果肠内细菌丛失去平衡,有时就会引起细菌性的腹泻。通过口服微囊化双歧杆菌对慢性腹泻患者临床观察研究表明,在服药两周以后,患者大便次数、形状止常,临床症状消失,其总有效率为90.3%,复发率低。许多国内医院己将双歧杆菌制剂作为治疗慢性腹泻的首选药物[17-18]

3.6降低胆固醇

双歧杆菌降胆固醇的作用得到了体内和体外实验的支持,但其作用机理至今尚未定论,主要有3种观点。

1)吸收理论   双歧杆菌吸收肠道中的胆固醇以减少机体对胆固醇的吸收。

2)沉淀理论   借助其胆盐水解酶活性将胆盐转化为脱结合态,导致在pH值低于6.0时,胆盐的溶解度较低,并与胆固醇形成沉淀,使胆固醇随粪便一起排泄,从而降低血清胆固醇的水平。

3)抑制胆固醇合成途径中β-羟基β-甲基戊二酸单酰辅酶A还原酶的活性,控制胆固醇的合成而降低血清胆固醇的含量。

3.7抗衰老作用

自由基被认为是机体在代谢过程中产生的对宿主细胞有害的物质,它们能加速细胞的衰老与死亡。口服双歧杆菌制剂能明显增加血液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活性和含量,从而减少自由基参与的氧化反应导致的机体衰老,故双歧杆菌在抗衰老过程中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双歧杆菌具有明显抗氧化作用,它对亚油酸过氧化的抑制率为28%~48%,能将4-硝基喹啉-N-氧化物对细胞的毒性降低90%,能抑制血浆脂质过氧化反应,延缓机体衰老。此外,双歧杆菌还能直接抑制肠道腐生菌的生长,减少腐生菌代谢产生的有毒物质数量及其对机体组织的毒害,调节改善肠道细菌的组成、分布及功能,从根本上降低肠道肿瘤、炎症、便秘以及心、脑血管等疾病的发病率,促进机体健康和抗衰老功能。

来源:功能食品配料网
我要评论
  • 匿名发表
  • [添加到收藏夹]
  • 发表评论:(匿名发表无需登录,已登录用户可直接发表。) 登录状态:未登录
最新评论
所有评论[0]
    暂无已审核评论!

全球最大的中文功能食品配料行业网站                            

Copyright2010--2022 功能食品配料网     网站备案号:京ICP备13040527-2号

郑重声明:本站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1184955935@qq.com   后台登陆     

合作联系:QQ:1184955935  微信:gongnengfood 

关注功能食品配料网微信公众号、头条号了解更多信息

  

 声明:本站部分资料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管理员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