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技术发明。例如,02155709.8号文献涉及一种以左旋阿拉伯糖诱导T7
表达系统的控制方法。它用左旋阿拉伯糖为诱导物,并用二阶段碳源和区段式进料发酵方法,使菌种能够大量生产重组蛋白质。02800324.1号文献涉及一种利用L-阿拉伯糖的工程真菌。它通过遗传工程方法改造了真菌微生物。200610096304.8号文献涉及一种新型阿拉伯糖苷酶基因的表达及优化方法。它通过热激诱导表达,获得重组阿拉伯糖苷酶。这种重组酶稳定性高,能降解高度聚合的木聚糖酶的阿拉伯糖侧枝,对环境因子具有较强的抗性,催化活性适应较宽的温度和pH条件。01134805.4号文献涉及一种含阿拉伯糖、半乳糖的红平红球菌及其脱除含硫化合物中硫元素的应用。200410093595.6号文献涉及一种重组链激酶的生产方法,
包括如下步骤:在适合的表达条件下,培养大肠杆菌工程菌,该工程细胞携带选自下组的表达载体:含阿拉伯糖诱导的启动子的表达载体和既含有阿拉伯糖诱导的启动子又有能把目的蛋白引导到细胞间质的功能的表达载体,且在所述表达载体中插入链激酶的编码序列;分离纯化出上述步骤中表达的酶。
检测技术发明。例如,93112199.X号文献涉及一种快速检测弧菌数量的方法及检测剂。它在TCBS培养液中加0.5%~100%重量的阿拉伯糖作检测剂,使用时接入水样,在15℃~37℃下培养,记录其由蓝色变到黄色所经历的时间,再由弧菌量、温度、时间对照表查出该水样中弧菌的数量。
值得关注的是,虽然我国在核心菌种、制备方法上取得了重大技术突破,但是我国阿拉伯糖行业的崛起可能面临不少产品专利、用途专利,甚至方法专利的阻碍。国外专利权人,尤其日本企业在我国部署的阿拉伯糖专利申请保护范围过于宽泛,凭借高超的专利文献撰写能力,这类文献规避专利审查、公众监督的能力很强。如何通过专利权利的配置,来平衡国内外发明人的利益,促进公平竞争,这将是我国未来几年阿拉伯糖专利工作的重点内容之一。
另一方面,通过跟踪专利部署情况,国外竞争对手完全能够获悉我国核心菌种的发明人、控制人,乃至各个流通环节。如何加强菌种的管理、保密工作,杜绝技术扩散,这也是我国企业开展国内外专利部署的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个配套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