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技术应用 >
低聚糖技术 > 详细内容
- 功能性低聚糖的食品安全性综述
- 发布时间:2010/7/19 阅读次数:8826 字体大小: 【小】 【中】【大】
三、低聚木糖的来源、结构、工艺及其安全性
1、来源、结构、工艺
天然低聚木糖存在于竹笋、水果、蔬菜、牛奶和蜂蜜中[18],是由2-7个木糖分子以β-1,4糖苷键聚合而成的直链低聚糖。
国际各大科研究院所、大专院校早于60年代就开始投入玉米芯、秸杆、棉籽壳、蔗渣等富含半纤维素的植物材料制备低聚木糖的工艺研究和产品功能特性研究工作。日本三得利于1989年率先实现低聚木糖工业化生产,其原料是玉米芯,玉米芯是天然可食用的物质。
山东龙力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2001年在国内率先实现新资源食品---低聚木糖(卫新食试字(2002)第001号)工业生产的企业,是以天然产物玉米芯(排除农残和转基因成分影响)为原料,经粉碎、风选、磁选除杂,稀酸浸泡后经高温处理将半纤维素降解成可溶性木聚糖,再经木聚糖酶(产酶菌株经过鉴定和毒力实验,证明菌株是安全可靠的)酶解转化得到聚合度为2-7的低聚木糖的粗糖液,后经活性炭脱色,离子交换脱盐,超滤除高分子胶体杂质、纳滤分离单糖,喷雾干燥得到95%含量低聚糖粉剂产品,其中不足5%的成分为木糖和微量葡萄糖。
2、安全性
商品低聚木糖于1996年列入日本厚生省功能性食品配料目录FOSHU,中国龙力生物低聚木糖于2002年获准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新资源食品试生产品种,2005年生产批件转为正式生产。2008年卫生部再次将低聚木糖列入新资源食品目录(第12号),并以公告方式向社会发布,产品现已广泛应用在各种食品和保健品中。
龙力生物自主研发了10多种以低聚木糖为主要功效成分的产品,其中2 个为健字号产品。产品投放市场多年,其稳定的物理化学性质、显著的生理功能得到了国内外用户的广泛认可。下游客户利用低聚木糖也开发出了百余种终端产品,剂型有片剂、胶囊剂、冲剂、液体饮料等,产品应用研发历史悠久,工艺成熟,产品性能稳定,2008年5月通过山东省科学院情报研究所做的《低聚木糖安全性的查新》,未见不良报道,同时也未接到客户不良反应投诉,通过实验和实践充分说明了产品的安全性。
四、国内、外工业低聚糖在婴幼儿食品中的应用概况
在国外,Moro[19]提出:在利用益生元途径调节婴幼儿肠道菌群组成和其他生理机能时,益生元的种类和化学结构不应完全拘泥于母乳低聚糖的形式,而是应当使现有的功能性低聚糖产品,尽量体现出母乳低聚糖的生物学效应---使双歧杆菌显著增殖,来达到或接近母乳喂养的水平。在婴幼儿头几个月的食品中由于大量有益的生理性能归因于益生元,一些婴儿食品的生产厂商已将益生元列入婴儿食品的配料,期望产生仿效母乳低聚糖的有益生理功能[20]。
国外企业应用情况:如多美滋婴幼儿奶粉混合添加了低聚半乳糖和低聚果糖(9:1),丹麦的阿拉福滋的美蕾滋婴儿奶粉添加了低聚果糖,澳优金装爱儿优1段奶粉、惠氏金装爱儿乐奶粉、金装美素力1段奶粉、美滋多乐加婴儿奶粉均添加了低聚乳糖。
国内企业应用情况:亨氏联合有限公司的亨氏金装智多多低聚果糖什果米粉,西安银桥集团的秦俑婴儿营养奶粉等10个系列产品,杭州贝因美集团的婴儿奶粉系列产品,黑龙江飞鹤乳业的婴儿配方奶粉,上海光明乳业的婴儿奶粉和营养米粉系列产品均添加了低聚果糖作为双歧因子,湖南亚华乳业的倍慧儿童成长配方奶粉3段添加低聚果糖和低聚半乳糖,倍益婴幼儿配方奶粉2段添加低聚异麦芽糖、低聚半乳糖作为复合益生元。
由此可见,低聚糖在国内外的婴儿食品中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将来品种和应用品种将越来越多。
五、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