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技术应用 > 肽技术 > 详细内容
多肽知识介绍
发布时间:2010/7/1  阅读次数:3327  字体大小: 【】 【】【
多肽类化合物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具有广泛的生理活性,因此对多肽的研究,一直是药物开发的一个主要方向。生物体内已知的活性多肽主要是从内分泌腺组织器官、分泌细胞和体液中产生或获得的,生命活动中的细胞分化、神经激素递质调节、肿瘤病变、免疫调节等均与活性多肽密切相关。随着现代科技的飞速发展,从天然产物中获得肽类物质的手段也不断得到提高。一些新方法、新思路的应用。不断有新的肽类物质被发现应用于防病治病之中。限制酶切技术制取多肽的特点是,生产条件温和,几乎无环境污染,产品营养价值高,生物活性强且功能多样化。
    
     专家指出:“肽将成为今后最有希望的临床治疗与保健药物,在医学领域,21世纪将是肽的世纪。”
    
     1、生物活性多肽基本概念
     肽(peptides)是指分子结构介于氨基酸和蛋白蛋之间的一类化合物,是由20种天然氨基酸以不同组成和排列方式构成的、从二肽到复杂的线性和环形结构的多肽的总称。由2~10个氨基酸通过肽键形成的直键肽称为寡肽(oligopeptide)或小肽(small peptide);由肽键结合起来的多于10个氨基酸的聚合体称为多肽(polypeptide).每一种多肽都具有独特的组成结构,不同多肽的组成结构决定了其功能。某些多肽在生物体内的含量是很微量的,但却具有显著的生理活性。据研究,有些多肽在10-7mmol/L时的浓度时仍具有生理活性,生物体会依据生理状态合成和降解多肽,因此,某些具有调节功能的多肽半衰期均很短。其中可调节生物体生理功能的多肽称为功能肽(functional peptide)或生物活性肽(biologically active peptide).
    
     生物活性多肽是指对生物机体的和生命活动有益或具有生理作用的肽类化合物。蛋白质组计划更多的是从天然蛋白质中研究具有生物活性的多肽物质。1975年Hughes等首先报道从动物脑组织中发现了具有止痛作用的脑啡肽,世界各地的科学家们从动、植物和微生物中分离出了多种多样的具有生物活性的多肽。生物活性多肽的结构可以从简单的二肽到较大分子的多肽。它们具有多种多样的生物学功能。如激素作用,免疫调节、抗血栓、抗高血压、降胆固醇、抑制细菌、病毒和抗癌作用,抗氧化作用,改善元素吸收和矿物质运输、促进生长、调节食品风味、口味和硬度等。因此,天然总植物蛋白质是筛选药物、制备疫苗和食品添加剂的天然资源定库。
    
     2、肽在体内消化吸收
    
     传统观念认为,蛋白质是具有高度种族特异性的大分子,必须经过消化过程分解为氨基酸才能吸收。近代生物科学大量的研究事实证明,蛋白质不是仅以氨基酸形式吸收,而更多以肽的形式吸收。早在100多年前就有人提到了肽转运的可能性。1953年Agar证实了完整双甘肽在大鼠肠道跨上皮的转运;60年代N ewey和Smyth第一次提供了肽在肠道被完整吸收的证据,他们发现蛋白质在小肠中的消化产物不仅有氨基酸,还有大量的寡肽;1975年Mathews等用甘氨酰肌及肌肽在离体的肠运转实验中表明,肽的吸收多以二肽、三肽的形式吸收;1979年Steffen证明了被标记的酶可以穿过小肠壁的事实,使人们联想了较大多肽是否能通过消化道吸收;80年代初Werk等用放射免疫的方法,以豚鼠为实验对象进行胸腺肽在胃肠道的吸收研究,结果表明,小肠吸收30min后,各细胞组织就有大量放射性活性,2h达高峰;Robert等实验证实,胰岛素口服以后仍有30%被吸收利用。目前已积累了赿来赿多关于完整短肽肠道转运的证据。肠粘膜对氨基酸和肽的吸收过程是复杂的,一般认为二肽、三肽被吸收摄入肠细胞后,被肽酶水解以游离氨基酸的形式进入血液循环,但近年的营养生理和药理试验证实,在某些情况下完整的肽能够通过肠粘膜的肽载体直接进入循环。
    
     进一步研究发现,人体摄入的蛋白质经消化道中的酶作用的,大多是以寡肽的形式被消化吸收的,以游离氨基酸形式吸收的比例很小。而且,机体对寡肽的形式吸收代谢速度比对游离氨基酸快。这主要是因为寡肽与游离氨基酸在体内有不同的输送体系。其中,转运多肽的是H+依赖性载体。这与氨基酸通过Na+依赖性载体介导在小肠粘膜吸收是不同的,二者并不存在竞争机制,肽类物质在肠道有多种吸收途径,部分小肽在小肠吸收后,经胞浆肽酶水解为氨基酸并经侧基底膜载体的介导进入细胞间质及血液循环,一些大分子肽被吸收后可直接进入血液。此外,分子量较大的多肽和蛋白质也能以完整的形式经跨细胞膜途径、旁细胞途径、M细胞途径、小肽载体等被肠道吸收并在体内产生生物学效应。此外肽在机体肠道细胞中还存在许多独立的肽酶反应,加上肽的渗透压力比氨基酸的小,这就使得一些寡肽能以完整的形式被机体吸收进入血液循环系统,并被组织利用。蛋白质以多肽的形式被吸收,既避免了氨基酸之间的吸收竞争,又能减少高渗透压对人体产生的不良影响,证明多肽的生物效价和营养价值比游离氨基酸要高。因此,以多肽的形式为机体提供营养物质,有利于尽快发挥多肽的功能效应。
    
     影响多肽吸收的因素很多,目前的研究认为,二肽和三肽能完整的被吸收,但三肽以上的寡肽是否能完整吸收还存在争议,据报道肠道对于大于三肽的寡肽的吸收慢于二肽、三肽。也有研究指出,摄入肠道大于三肽以上的寡肽,在肠道内进一步水解为二、三肽后才能被动物吸收利用,这就降低了这些寡肽的吸收速度。而有研究者认为大于三肽的寡肽的吸收速度并不会逊色于二肽和三肽。食用多肽除了作为营养物,有促进生长发育的作用外,还具有调节机体生理功能的作用。已知二肽和三肽可完整地从消化道直接吸收,并且产生生理学效应。饮食中不同长度的肽段(2~3肽甚至10~51肽)均可能完整地被肠道吸收,并作为生物活性肽在组织水平上引起机体的生物学效应。小分子肽在胃肠运转和吸收率方面均优于氨基酸。举几个常见的例子,如胶原多肽——是目前用于皮肤保健护肤的多肽之一,其中国外已经在抗肿瘤、类风湿关节炎等,国内在抗高血压和创伤修复等方面开始了广泛应用;生长激素(HGH)——一种可以促进生长发育抗衰老的多肽,是目前在欧美最流行的功能性保健品;阿斯巴甜——一种低热量的食用调味剂,是在食品工业中应用最广泛的多肽之一;酪蛋白磷酸肽(CPP)——一种可以促进钙吸收的多肽,是一种在儿童和妇女食品中添加最多的肽。
    
     3、生物多肽在消化道对其他营养物质的影响
    
     白蛋白多肽具有促进核苷的吸收利用作用,并对动物机体细胞免疫功能具有增强作用。
    
     Mria等(1995)报道,肉类水解中的肽能使亚铁离子可溶性、吸收率提高。施用辉等(1996)试验证明,在蛋鸡日粮中添加小肽制品后,血浆中铁锌的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蛋壳强度提高。Zambonino等报道,在鲈鱼苗日粮中添加小肽后,能极大地减少骨骼的畸形现象。 这可能是由于小肽制品中含有具有金属结合性的小肽,能够促进钙、铁、铜和锌的被动转运过程在体内的储留。牛乳酪蛋白经单一酶或复合酶系水解所得酪蛋白磷酸肽(CPP),CPP的生理作用主要表现在促进矿物质的吸收。CPP带有较多负电荷,既可以抵抗消化道各种酶的水解,又可以通过磷酸丝氨酰与钙、铁等离子螯合形成可溶物,从而有效地防止溶解的金属离子在小肠中性或偏碱环境中与磷酸根结合、形成磷酸盐沉淀,同时它还可以有效地增加矿物质在体内的滞留时间。CPP与金属离子的螯合物被肠黏膜吸收后再释放出,CPP抑制磷酸盐沉淀的机理是磷酸盐在初始形成时是无定形的,之后逐渐转变成晶体形式,CPP黏附于晶体表面,从而阻止晶体增长,但是CPP不能使已形成的磷酸盐沉淀溶解。CPP促进钙的沉积和钙化的原因一般认为是它在提高钙的吸收利用的同时,减少了破骨细胞的作用,抑制了骨的再吸收,CPP提高铁、锌、镁等元素的生物利用率。
    
     由患者及动物模型试验可知,骨质疏松存在椎骨、股骨头、股骨颈的胶原及交联物含量减少、赖氨酸低度羟化、胶原稳定性降低这些现象。这些改变直接关系到骨骼微结构及生物力学特性导常;骨质疏松实质是骨骼中胶原的生成速度低于老化的胶原发生变异或老化速度。摄食胶原多肽可促进骨形成作用,增强低钙水平下的骨骼胶原结构,从而提高骨强度,预防骨质疏松;胶原多肽还可促进新陈代谢和生物体内的胶原合成,改善随年齡增长导致的生物组织衰老和功能减退。胶原多肽对关节炎等胶原病具有很好的预防及治疗作用。
我要评论
  • 匿名发表
  • [添加到收藏夹]
  • 发表评论:(匿名发表无需登录,已登录用户可直接发表。) 登录状态:未登录
最新评论
所有评论[0]
    暂无已审核评论!

全球最大的中文功能食品配料行业网站                            

Copyright2010--2022 功能食品配料网     网站备案号:京ICP备13040527-2号

郑重声明:本站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1184955935@qq.com   后台登陆     

合作联系:QQ:1184955935  微信:gongnengfood 

关注功能食品配料网微信公众号、头条号了解更多信息

  

 声明:本站部分资料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管理员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