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技术应用 > 专家专栏 > 详细内容
双歧杆菌低聚糖益生元在乳品中的应用
作者:admin  发布时间:2010/10/23  阅读次数:1916  字体大小: 【】 【】【
双歧杆菌正常繁殖可以产生以下的功能:
  (一)抗衰老、微生物屏障婴幼儿肠道中双歧杆菌数最多,特别是用母乳喂养的婴儿,双歧杆菌数占90%以上,是抵御疾病的微生物屏障。然而随着年龄的增长,肠内双歧杆菌数会减少,甚至消失。有益菌消失,有害菌就增长,二者消长导致身体处于衰老或“亚健康”甚至生病的状态。因此双歧杆菌的数目与衰老程度有关,亦是人体是否健康的重要标志。
  (二)润肠通便、抑菌、防癌和抗癌肠内双歧杆菌的增加,产生大量有机酸:乳酸、醋酸,降低肠腔内pH,增加粪便湿度,刺激肠道蠕动,改变大便次数与性状来预防便秘,而且这些酸也能抵御病原菌感染,抑制肠内腐败物质、诱癌物质形成,可起到防癌作用,更能治愈顽固性慢性肠炎、下痢。
  (三)合成维生素及氨基酸,提高免疫力双歧杆菌可合成多种B族维生素(B1、B2、B6、叶酸等)及维生素K、尼克酸等,它是人体除食物中摄取外源维生素外,主要依靠双歧杆菌合成提供的,双歧杆菌还能抑制分解硫胺素(维生素B1)芽孢杆菌的生长,防止维生素B1的流失。它也可合成氨基酸类物质被肠道吸收利用,提高免疫力。
         人类生存有一个微生态环境,当菌群失调,也就意味着微生态环境的失调。在我们还没有找到有效的治疗药物前,防御是首选的手段,于是各种防御、改善人体菌群、增强机体防御机能的保健品、食品、乳品纷纷涌现。
  据营养学家介绍,功能性低聚糖又称益生元集营养保健食疗于一体,在乳品中添加会起到良好的保健效果。
  低聚糖在乳品中的功能低聚糖最为重要的作用是活化肠道内双歧杆菌,并促进其生长繁殖,同时抑制肠道中的致病菌如拟杆菌等的生长,而且只要很少量的低聚糖就能产生很好的效果。  低聚糖在奶粉中的应用。低聚糖比较适合添加在奶粉中生产婴儿配方奶粉和中老年人奶粉。婴幼儿和中老年人消化道功能都不是很好,而且容易缺钙。低聚异麦芽糖既有双歧杆菌增殖功效,还有降血脂、降血糖、促进矿物元素的吸收等功效。如何生产营养均衡的健康奶粉是摆在每一个乳品生产企业面前的问题。育儿专家提醒:添加了低聚异麦芽糖、低聚果糖等低聚糖的婴幼儿奶粉是非常适合小宝宝食用的配方奶粉。低聚异麦芽糖还能用来生产老年人专用奶粉、无糖高纤奶粉等功能性奶粉。
  添加方法:与普通奶粉的生产工艺相比,功能配方奶粉的生产工艺多了两道工序,即配料工序和均质工序,其他工序基本相同。热稳定性原料如脱盐乳清粉、低聚糖、白砂糖、精炼植物油、微量元素及部分维生素(VA,VD),一般在配料时加入,然后进行均质、杀菌、浓缩、喷雾干燥以及包装等。
  成本优势:纯奶粉的市价大约是15,000~16,000元/吨,而高纯度低聚异麦芽糖IMO-900的市价不过是12,000元/吨左右;并且它还能提高产品的品质,增加产品的功能性、增加产品的卖点,降低成本。
  低聚糖在发酵酸奶中的应用。酸奶是乳品中发展速度最快的一种,也是边走边喝型健康乳品中最受欢迎的乳饮料之一。
  配方设计:优质鲜牛奶75%、全脂奶粉5%、果葡糖浆(71%)3%、蔗糖2%、水5.8%、低聚糖(低聚异麦芽糖-900)6.5%、发酵剂(嗜热链球菌∶保加利亚乳杆菌=1∶1)2.5%、稳定剂0.2%。
  低聚糖在风味乳饮料中的应用。风味乳饮料在国内外市场上已出现多年,由于它除了具有乳香味外,又带有水果味,两种风味相融合使风味乳饮料的风味独特,加之具有一定的营养,因此它深受广大消费者的欢迎,尤其是受到儿童和年轻妇女的欢迎。在风味乳饮料中加入低聚糖可很大程度上增加乳饮料的营养和保健功能。
  配方设计(以巧克力风味乳饮料为例):原料乳(乳粉)80%~90%(9%~12%)、果葡糖浆(71%)6%~8%、蔗糖4%~6%、低聚糖(低聚异麦芽糖-900)6%~8%、可可粉1%~2%、稳定剂0.2%、香兰素适量、香精适量、色素适量。
  (四)低聚糖在乳酸菌饮料中的应用。乳酸菌饮料又称发酵型的酸性含乳饮料。活性菌饮料虽然含有一定量的有益菌,但经过人体消化道后有益菌所剩无几,其营养保健功能大打折扣。非活性菌饮料的营养保健功能更是极为有限。如何提高乳酸菌饮料的营养和功能成分是摆在每一个乳饮料生产企业面前的难题。低聚糖以其优越的保健功效为广大乳饮料生产企业提供了很好的选择,带来了新的希望。
  配方设计:酸乳30%、果葡糖浆(71%)8%、蔗糖2%、低聚糖6%、果胶0.4%、果汁6%、45%、乳酸0.1%、香精0.1%、水47.4%。
来源:功能食品配料网
我要评论
  • 匿名发表
  • [添加到收藏夹]
  • 发表评论:(匿名发表无需登录,已登录用户可直接发表。) 登录状态:未登录
最新评论
所有评论[0]
    暂无已审核评论!

全球最大的中文功能食品配料行业网站                            

Copyright2010--2022 功能食品配料网     网站备案号:京ICP备13040527-2号

郑重声明:本站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1184955935@qq.com   后台登陆     

合作联系:QQ:1184955935  微信:gongnengfood 

关注功能食品配料网微信公众号、头条号了解更多信息

  

 声明:本站部分资料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管理员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