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生理功能。钒的生理功能是多方面的,例如,它有助于脂肪和胆固醇的新陈代谢;增强机体的造血功能;维护心血管系统和肾脏功能的发挥,加强心肌的收缩能力;促进骨骼和牙齿的生长发育;并有类胰岛素的作用,能够促进体内糖类的分解和转化,为人们进行正常活动提供所需的能量;等等。
2.与健康的关系。因为微量元素钒具有类胰岛素的作用,所以人体内缺乏钒会影响到糖类的代谢,有可能患上糖尿病。除此之外,牙齿的保护层牙釉质也易遭到破坏,生成龋齿;而身体的生长发育也会变得迟缓,并影响体内血红素的合成,易生成贫血症;并且还会造成脂肪和胆固醇的含量失调,有可能导致动脉硬化和心血管疾病的生成;等等。对于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患者来说,他们可根据医嘱适量地摄取钒,以此来控制病情。
3.食物来源。微量元素钒的来源很广泛,含量比较丰富的是人们日常食用的蔬菜,如蘑菇、欧芹、莴笋、胡萝卜、豌豆、黄瓜、韭菜、西红柿、茄子等;而一般性来源为栗子、榛子、松子、花生、扇贝、沙丁鱼、金枪鱼、龙虾等坚果和海产品;肉类和水果中的钒含量则比较少。
9.微量元素
锡与健康
微量元素
锡与铜一样都是在数千年前的青铜器时代发现的,它们同是制造青铜器的材料。直到20世纪70年代人们才发现
锡也是人体不可缺少的微量元素之一,它对人们进行各种生理活动和维护人体的健康有重要影响。
1.生理功能。各种微量元素的生理功能都是多方面的,
锡也不例外。其主要的生理功能表现在抗肿瘤方面。因为
锡在人体的胸腺中能够产生抗肿瘤的
锡化合物,抑制癌细胞的生成。有专家发现乳腺癌、肺肿瘤、结肠癌等疾病患者的肿瘤组织中
锡含量比较少,低于其它正常的组织。此外,
锡还促进蛋白质和核酸的合成,有利于身体的生长发育;并且组成多种酶以及参与黄素酶的生物反应,能够增强体内环境的稳定性等。
2.与健康的关系。人体内缺乏
锡的症状很少,据目前所知,人体内缺乏
锡会导致蛋白质和核酸的代谢异常,阻碍生长发育,尤其是儿童,严重者会患上侏儒症。但是人们食入或者吸入过多的
锡,就有可能出现头晕、腹泻、恶心、胸闷、呼吸急促、口干等不良症状,并且导致血清中钙含量降低,严重时还有可能引发肠胃炎。而工业中的
锡中毒,则会导致神经系统、肝脏功能、皮肤粘膜等受到损害。
3.食物来源。微量元素
锡含量比较丰富的食物有鸡胸肉、牛肉、羊排、黑麦、龙虾、玉米、黑豌豆、蘑菇、甜菜、甘蓝、咖啡、糖蜜、花生、牛奶、香蕉、大蒜等。另外,罐头食品沙汀鱼、菠菜、芦笋、桃子、胡萝卜等也含有较为丰富的微量元素
锡,但多吃罐头食品对身体没有好处,故应慎食。
10.微量元素镍与健康
镍为三大铁系(其余两种为铁和铬)元素之一,它们之间有着类似的作用,既相互协调,又相互制约。人体所需的镍并不多,但是它在人体内的作用是不可忽视的,是人们健康成长所不可缺少的营养元素。但要注意,孕妇以及对镍过敏的人应避免接触镍,否则会影响胎儿和自身的健康。
1.生理功能。人们对镍的了解至今还不是十分明确。但就已知的来讲,镍的生理功能为:促进人体对同系元素铁的吸收和利用,同时增强红细胞的造血功能,可预防缺铁性贫血症;与另一同系元素铬一样,能够促进胰岛素的分泌,调节体内血糖含量,维护心血管系统正常工作;并且能够提高人体免疫力;对遗传基因DNA和RNA的合成也有一定的影响;等等。
2.与健康的关系。由于镍可促进铁的吸收与利用,所以,当人体内严重缺乏镍时,也会影响到铁的功能的发挥,导致骨髓的造血功能降低,易患上贫血症;同时它又是胰岛素辅酶的组成部分,缺乏时还会影响糖类的代谢,也易导致糖尿病的生成。另外,肝硬化和尿毒症的生成也与体内缺乏镍有一定的关系。而长期在镍污染的环境下生活,容易患上癌症。
3.食物来源。镍的来源十分广泛,尤其是植物性食品中,其镍的含量比动物性食品高,如丝瓜、蘑菇、茄子、洋葱、竹笋、海带、黄瓜、豌豆、扁豆、大葱以及茶叶等;而动物性食品中的肉类和海产类镍含量较多,如鸡肉、羊肉、牛肉、鲫鱼、黄鱼、虾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