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pyright2010--2022 功能食品配料网 网站备案号:京ICP备13040527-2号
郑重声明:本站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1184955935@qq.com 后台登陆
合作联系:QQ:1184955935 微信:gongnengfood
关注功能食品配料网微信公众号、头条号了解更多信息
声明:本站部分资料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管理员删除,谢谢
《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 年)》,明确提出了“三减三健”的行动计划,并将“减糖”列入未来国民营养重点工作之一。而世界卫生组织也一直呼吁各国政府对含糖饮料至少征收 20%的特别税。伴随国家政策的助力,以及消费者对健康的重视程度的提高,无糖产品迎来发展契机,关于无糖甜味剂的选择也成为公众关注焦点。
为了摆脱砂糖、蔗糖、白糖等带来的“甜蜜负担”,近年来,代糖产品如罗汉果甘、三氯蔗糖、安赛蜜、阿斯巴甜、甜菊糖、赤藓糖醇等相继出现,使食品在同样有甜味的情况下,带来极低的热量,极大满足了人们对于健康甜蜜的渴望。
近两年来,随着人们对健康管理需求的增加,赤藓糖醇作为无糖食品配料在国内外市场已经获得了广泛的认可。号称0卡糖的无糖食品添加剂赤藓糖醇成为热搜产品,赤藓糖醇相关产品到底能否标注“0糖”“0卡”“0蔗糖”等宣传语,笔者整理了赤藓糖醇自发现以来国内外使用许可相关的标准法规情况,供大家参考。
1956年加拿大 spencerJ.F.T等研究高渗酵母产生甘油时, 发现了高渗酵母可以发酵糖类产生赤藓糖醇 ,赤藓糖醇就此诞生!
1990年日本率先确立了发酵法生产赤藓糖醇的工业化技术,而且开发了该产品在诸多领域的应用,包括糖果、饮料、甜味剂乃至药品包衣等;
1991年8月日本厚生省修改了“特殊营养食品难消化糖类的能量评价法”的测定结果,确认赤藓糖醇的热量是0 kcal/g,并被确认是唯一的无热量甜味剂。
1997年,赤藓糖醇获美国FDA安全食品配料GRA认证,可以应用于面包、饼干、曲奇、口香糖等多种食品中,在美国含有赤藓糖醇的食品包装上均允许标注“有益于牙齿健康”的标识。
1999年被世界粮农组织和世界卫生组织联合批准作为专用食品甜味剂,且其 ADI(每日允许剂量)为“无需规定’”,属最高安全类别,其安全性得到官方认可。
2007年我国卫生部公告批准赤藓糖醇为甜味剂应用于口香糖、固体饮料、调制乳食品中,按需量添加。
2008年国家发布赤藓糖醇行业标准QB/T 2985-2008。
2011年国家发布食品添加剂赤藓糖醇食品安全国家标准GB26404-2011。
2014年国家卫生计生委食品安全标准与检测评估司在《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通则》(GB 28050-2011)问答(修订版)中第二十四条关于糖醇和糖醇的能量系数中明确表述“糖醇是指酮基或醛基被置换成羟基的糖类衍生物的总称,属于碳水化合物的一种。我国相关国家标准中尚未规定糖醇的能量系数。鉴于目前糖醇在部分类别食品中使用较多,为科学计算能量,建议赤藓糖醇能量系数为0 kJ/g,其他糖醇的能量系数为10 kJ/g。
就以上标准来看,笔者认为如果单纯食用赤藓糖醇,则完全可以进行上述宣称,但若是将赤藓糖醇与物质混合使用,则要重点查看食品的营养成分表。碳水化合物是否为零,热量是否为零等,若有则不能进行上述宣称。
Copyright2010--2022 功能食品配料网 网站备案号:京ICP备13040527-2号
郑重声明:本站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1184955935@qq.com 后台登陆
合作联系:QQ:1184955935 微信:gongnengfood
关注功能食品配料网微信公众号、头条号了解更多信息
声明:本站部分资料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管理员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