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讯 > 热点新闻 > 详细内容
我国功能食品科技发展面临的问题
发布时间:2011/3/4  阅读次数:1725  字体大小: 【】 【】【
科研开发观念薄弱
     通过对15家功能食品生产企业所做的关于“功能食品科研开发目前存在的问题”的调查项回答中,有55. 6%的生产企业选择了目前功能食品研发存在的问题是:“企业研发观念淡薄”。目前我国功能食品企业实力不强,研发投入远远不足,特别是轻研发、重广告的观念和风气鱼待扭转,否则就会走入恶性循环。
成果转化率不足
     通过对15家功能食品生产企业所做的关于“功能食品科研开发目前存在的问题”的调查项回答中,有66.796的生产企业选择目前功能食品研发存在最大问题是:“科研院校研究成果与产业化有相当差距”。其中一些企业认为,科研院校的科研成果大多不具备产业化条件。一旦进入中试阶段,则企业就要投入相当大的资金和人力,还有相当长的时间。
     国内一些高校食品学院的科研成果转化率低,很多成果鉴定后被搁置一旁,获批的中请专利很少被购买。原因主要是由于以下3点:
(1)一些功能食品企业急功近利,急于靠新技术获利,没有长期的战略眼光;
(2)当一部分科研成果仅仅处于实验室阶段,由于资金限制或与企业合作不到位,而未经过中试、试生产,因此科研成果不适应于真正的工业化生产;
(3)处于发展阶段的一部分功能食品企业不注重高端技术,而仅满足于比较简单的技术。相当一部分企业依靠大量购买国外成套设备时,引进的一些配套技术来加工生产。
科技开发和支持体系尚未形成
     我国功能食品科研开发处于初级阶段,缺乏系统性和科学性。我国功能食品企业目前普遍存在科技力量薄弱的问题,而一个企业仅依靠自身的力量,在短时间内改变这种状况是十分困难的。从资金、技术、人才等方面综合考虑,要大多数企业建立自己的研发中心有一定难度。因此相当一部分企业采用买断科研院所的技术的形式。
     从目前我国科技发展现状来看,我国的科技开发和支持体系还未形成,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人才培养滞后。功能食品产业是一个综合产业,需要各部门的密切配合;从学科发展来看,保健学科又是一个综合性的学科,需要多学科携手合作。但我国目前的科学教育体系还不能适应当前功能食品产业的发展。
         (2)相关政府部门重视不足。长期以来各级科研主管部门对功能食品的研究重视不足,很少将功能食品课题列入各级科研项目中,由于资金等原因,各级食品研究机构也较少涉足这一领域,更少开展一些基础和应用基础性研究,这也是我国功能食品领域长期低水平重复的重要原因之一。
       (3)企业的科研投入少。由于研发投入不足,我国多数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差,在研制新品时,没有经过科学的市场调查和分析,而是根据目前市场上盛行的产品跟踪仿制,造成产品技术含量普遍较低。
以中药材为原料的功能食品开发缓慢
     通过对功能食品生产企业的调查发现,由于多种因素,我国独具特色的以中药材为原料的功能食品开发受到极大的制约。尽管我国2005年公布的《保健食品注册管理办法》中规定,允许国家规定的27种功能类型之外的功能食品类型的申报。但是从实际来看,开发新型功能食品类型所需资金不菲,在没有国家相关经费或课题的支持下,对于生产企业来讲,独自完成一个功能类型,并获得申批,有较大难度。今后,还需国家制订出配套的相关政策措施,来鼓励以中药材为原料的功能食品的开发。
功能因子研究有待深入
     作为功能食品,其开发的关键点是这类食品必须具有超出一般营养功能之外的生理功能或促进健康效果。要具备这一特点的核心是源于功能食品生物活性物质或功能因子。
     我国对功能因子的提取和检测技术研究仍处于一个跟踪研制的阶段,具有我国特色的中草药功能因子开发不是很多,而这正是我国未来发展功能食品的优势所在。同时,功能因子的分离和提取技术也有待加快产业化进程。
功能与安全评价体系不完善
     功能食品的功能性是依靠严格、科学的设计试验来充分证明的。从目前只有运用被国际认可的功能性检测试验检测过的产品,才能走向国际化。我国大多数功能食品是以中药材为原料,由于中药理论不同于西方,因此在其功能评价体系方面还没有国际认可标准。这迫切需要有关部门根据我国的具体情况,加紧制订。
     与此同时,对功能食品的安全评价体系仍需加强。分析发现其主要问题集中在剂量、配方、功能因子毒性等方面。剂量不仅是体现功能的关健因素,同时也是毒理学研究的重心。目前对于一些成分复杂的中草药没有制定最高使用限量:一些物质在提纯之后,会改变性状,成为一种新的物质,这些新物质能否用于功能食品开发,缺乏相关毒理性研究。
人才培养体系建立不均衡
     我国人才培养还为形成一个均衡的体系。从现状来看,我国食品科技研究的土体是研究所、高校和企业,特别是高校不仅是直接参与者,而且是科技研究队伍人才的土要来源。除高校等科研院所参与人才培养外,企业也应该成为我国人才培养的主要来源地,将用于宣传投入的大量费用转为人才资金费用。
     同时,近年来,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以美国安利、荷兰帝斯曼、法国达能等为首的跨国公司以相当的规模直接参与我国专业人才的培养,在现阶段内有效地完善了我国功能食品科技基础设施的不足,对于我国功能食品科技发展进程也产生着重大影响。
来源:功能食品配料网
更多
我要评论
  • 匿名发表
  • [添加到收藏夹]
  • 发表评论:(匿名发表无需登录,已登录用户可直接发表。) 登录状态:未登录
最新评论
所有评论[0]
    暂无已审核评论!

全球最大的中文功能食品配料行业网站                            

Copyright2010--2022 功能食品配料网     网站备案号:京ICP备13040527-2号

郑重声明:本站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1184955935@qq.com   后台登陆     

合作联系:QQ:1184955935  微信:gongnengfood 

关注功能食品配料网微信公众号、头条号了解更多信息

  

 声明:本站部分资料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管理员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