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讯 > 国内资讯 > 详细内容
天然甜味剂大受欢迎,甜叶菊提取物前三季度出口额达1.79亿美元
发布时间:2018/11/20  阅读次数:1543  字体大小: 【】 【】【

据海关统计数据,2017年我国植物提取物出口额为20.10亿美元,同比增长4.33%,成功扭转2016年同期下降10.93%的不利局面,出口量7.97万吨,降幅也由14.29%收窄为4.15%。鉴于市场对天然药物或食材的偏爱程度不断增高,中国植物提取物出口前景较好,并且随着利好产业扶持政策的不断出台,行业将继续保持高速发展状态,预计2018年中国植物提取物行业市场规模达249亿元,到2022年行业规模将突破341亿元。
在众多出口品种中, 以甜叶菊提取物为首的天然甜味剂在近年来出口额飞速增长,在2018年前三季度总出口额达到1.79亿美元,罗汉果提取物、甜茶提取物等也都较去年同期有了大幅增长。
甜叶菊提取物
2018年前三季度,我国出口甜叶菊提取物总数量为3839吨,总出口额为1.79亿美元。出口市场前五名分别为:美国、马来西亚、韩国、德国、墨西哥,五大出口市场出口额占甜叶菊提取物总出口额78%。
具体情况如下:美国是最大的出口目的国,前三季度我国对美国出口额总计7405万美元,占总出口额41%;我国对马来西亚出口额为4093万美元,占总出口额23%;我国对韩国出口额为1189万美元,占总出口额6.6%;我国对德国出口额为713万美元,占总出口额3.97%;我国对墨西哥出口额为712万美元,占总出口额3.97%。
甜菊叶提取物是一种不会影响血糖水平的纯天然、而且甜度远高于蔗糖的甜味剂,其不含卡路里、天然健康的优势,赢得了市场的青睐。在日本,十几年前甜菊叶提取物就已被批准用于食品和饮料中,世界领先的食品安全和规范机构一直对甜菊叶提取物在食品及饮料中的应用持积极态度,认为它是一种安全的增甜剂。
自2008年美国FDA通过了对甜菊糖苷(甜菊叶的一种有效成分)作为甜味剂的正式审批以来,更刺激了甜菊叶提取物出口贸易的发展,使其成为提取物出口强势品种。2018年一季度,甜菊叶提取物出口总额约为4900万美元,前三季度马来西亚如同中转站,并非最终消费市场,从我国进口的甜菊叶提取物在马来西亚深加工后被分销到世界各地。这也说明,我国提取物贸易仍处于粗放式的原料提取阶段,还没有达到精细化加工生产的“段位”,这是植物提取物产业急需解决的问题。随着“绿色健康”的生活理念越来越深入人心,甜菊叶提取物作为天然甜味剂,市场潜力巨大。目前提取物提取技术有待提升,外加国内市场还未爆发出足够的能量,相信未来甜菊叶提取物会成为朝阳产业,蓬勃发展的势头将锐不可当。

罗汉果提取物
2018年前三季度,我国出口罗汉果提取物总数量约为81吨,总出口额约为790万美元。出口市场前五名分别为:美国、日本、泰国、韩国、澳大利亚,五大出口市场出口额占罗汉果提取物总出口额95%。
具体情况如下:对美国出口罗汉果提取物总计达565万美元,占总出口额71%;对日本出口额为112万美元,占总出口额14%;对泰国的出口额为48万美元,占总出口额5.7%;对韩国的出口额为14万美元,占总出口额1.8%;对澳大利亚出口额约为11万美元,占总出口额1.5%。
甜茶提取物
2018年前三季度,我国出口绿茶提取物总数量约为8.8吨,总出口额约为115万美元。出口市场前五名分别为:德国、美国、荷兰、意大利、丹麦,五大出口市场出口额占甜茶提取物总出口额97%。
具体情况如下:对德国出口额为43万美元;对美国甜茶提取物出口额为40万美元;对荷兰出口额为16万美元;对意大利出口额为10万美元;对丹麦出口额为2.5万美元。前五大出口市场出口额占总出额的97%。
新橙皮苷二氢查耳酮
  2018年前三季度,我国出口新橙皮苷二氢查耳酮(含新甲基橙皮苷二氢查尔酮)总数量为8.14吨,总出口额为150万美元。
其中,对以色列出口额为48万美元,其次为西班牙、英国、日本、澳大利亚,出口额分别为46万美元、14万美元、8.6万美元、6.6万美元。前五大出口市场的出口额占前三季度总出口额82.5%。

更多
我要评论
  • 匿名发表
  • [添加到收藏夹]
  • 发表评论:(匿名发表无需登录,已登录用户可直接发表。) 登录状态:未登录
最新评论
所有评论[0]
    暂无已审核评论!

全球最大的中文功能食品配料行业网站                            

Copyright2010--2022 功能食品配料网     网站备案号:京ICP备13040527-2号

郑重声明:本站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1184955935@qq.com   后台登陆     

合作联系:QQ:1184955935  微信:gongnengfood 

关注功能食品配料网微信公众号、头条号了解更多信息

  

 声明:本站部分资料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管理员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