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讯 > 热点新闻 > 详细内容
我国功能食品发展应用的关键技术-生物技术
发布时间:2011/3/10  阅读次数:1346  字体大小: 【】 【】【
       由于酶工程、基因工程等生物技术的高效性和环保性,在未来功能食品及功能性食品原料生产开发中应用将更加广泛。
         (1)酶工程应用技术
     利用酶工程应用技术可开发出多种活性肽类物质。生物活性肽类是国际上功能食品研究领域最活跃的品种之一,至今仍没有较大工业规模的生产。在功能食品领域,应用酶工程技术可以控制降解动植物蛋白质,生成一些对人体健康发挥重要作用的外源性活性肽,主要包括大豆肽、降压肽、酪蛋白磷酸肽、高F值低聚肽及含低聚糖的活性肽等。
     此外,应用酶工程生产大豆肽,目前较为典型的生产大豆肽方法是采用低变性脱脂大豆粕作为生产原料,脱苦是影响产品最终质量的关键一环。从目前研究来看,对于苦味肽的脱除,可采用蛋白酶筛选、水解程度控制、苦味肽的选择性分离、覆盖及外切蛋白酶的应用等来解决。今后可应用适当酶工程来更好加以解决脱苦、脱腥问题。
         (2)发酵工程应用技术
     在功能食品领域,发酵工程在生产低聚糖(如低聚果糖、低聚异麦芽糖等)、多元糖醇、大型真菌丝体、微藻、维生素和维生素类似物及多不饱和脂肪酸等方面都得到实际应用,今后应用将更加广泛。
     在多元糖醇生产方面,目前多元糖醇的工业化生产方法,除赤醉糖醇外,大多是在高温、高压条件下利用镍作催化剂氢化相应单糖得到,但这一过程工艺十分复杂。利用微生物发酵直接生产多元糖醇是今后一个重要发展方向。
     应用高效性的深层发酵工程技术生产大型真菌也是今后的一个趋势。适合应用食用真菌深层发酵技术的食用或药用大型真菌有八十余种。大型真菌的深层发酵方法是在大型发酵罐中,通过调节培养基组成、发酵温度和时间等,在短时间内得到大量的真菌菌丝体。
         (3)基因工程技术
     基因工程技术中的基因工程菌可以生物合成生物素、肌醇、p一胡萝卜素等功能因子。目前应用基因工程技术开发功能食品在我国还处于起步阶段,这将成为今后我国的一个主要发展方向。同时,利用基因工程技术可改造酵母、乳酸菌等微生物,进行酵母风味物质关键酶类、酵母细胞透性、乳酸菌发酵等研究。应用基因工程技术还可对一些微生物菌群的种类、生长及代谢规律进行研究,指导选育和改造肯有新功能的新菌种。
     转基因技术能够将目的基因单个分离并准确转移,能有针对性地在提高食品产量、食用品质及加工功能特性、改变成分组成比例、改善食品风味和获取某些生物活性物质等方面进行改良。其核心是将保健蛋白的基因用体细胞克隆或显微注射的方法注射到受精胚里面,移植到受体母畜子宫里产生转基因动物,然后在动物乳腺中进行表达。我国生物反应器产业化的发展方向之一是功能性食品添加剂,
         (4)细胞工程技术
     动植物组织细胞培养技术是20世纪发展起来的一门新技术,随着生产和科学水平的提高,组织细胞培养技术已达到了相当高的精确度,应用领域也相当广泛。今后,将在我国中草药功能食品的原料大规模组培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来源:功能食品配料网
更多
我要评论
  • 匿名发表
  • [添加到收藏夹]
  • 发表评论:(匿名发表无需登录,已登录用户可直接发表。) 登录状态:未登录
最新评论
所有评论[0]
    暂无已审核评论!

全球最大的中文功能食品配料行业网站                            

Copyright2010--2022 功能食品配料网     网站备案号:京ICP备13040527-2号

郑重声明:本站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1184955935@qq.com   后台登陆     

合作联系:QQ:1184955935  微信:gongnengfood 

关注功能食品配料网微信公众号、头条号了解更多信息

  

 声明:本站部分资料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管理员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