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讯 > 国际资讯 > 详细内容
国外功能性低聚糖市场发展概况
作者:admin  发布时间:2010/12/4  阅读次数:2993  字体大小: 【】 【】【
        功能性低聚糖既可以从大蒜、洋葱、牛蒡、芦笋、大豆、龙胆、菊苣根、菊竽、蜂蜜、竹笋等天然物质中提取,也可以植物或微生物的糖转移酶和水解酶,利用甘蔗渣、玉米芯、淀粉以及甲壳素等农副产品为原料,进行酶生化合成可以得到功能性低聚糖。
                美国、日本、欧洲等国家非常重视功能性低聚糖的研究,欧洲启动了“欧洲糖研究开发网络”,日本在功能性低聚糖的开发应用方面更是走在了世界的前列,实施了“糖工程前沿计划”。近年来,欧美的研究确认功能性低聚糖及低聚糖的衍生物参与生物体受精、生长、发育、分化、免疫、神经系统的识别与调控过程,在人体的衰老、癌症过程中也起调节作用。在功能性低聚糖的开发应用方面西方各国研发的重点是:功能性低聚糖药物和寡糖疫苗,如治疗肺炎、腹泻、胃溃疡、抗肿瘤及抗病毒等的药物和疫苗。  
            美国、日本、澳大利亚以及欧洲等国在甘露聚糖酶的开发及甘露寡糖的功能研究与酶法生产技术等方面投入较大,取得了不少成果。如通过乳酸细菌的甘露聚酶作用于魔芋多糖,芽胞杆菌的甘露聚酶作用于瓜胶,放线菌的甘露聚糖酶作用于复杂半纤维素等,开发出了甘露寡糖,以曲霉的甘露聚糖酶开发了甘露四糖,以甘露糖苷酶开发出了甘露寡糖等等,并有不少相关专利。美国Chem    Gen公司已生产用于饲料添加剂的甘露聚糖酶,日本则已有以瓜胶甘露寡糖研制的功能食品。
            近年来,功能性寡糖开发已成为国际生物技术领域的重要课题和研究热点,功能性寡糖的开发依赖于新酶种、新菌种及新的酶工艺的应用,化学合成会慢慢淡出,生物技术手段,其中包括生物制造及酶工程技术会变得越来越重要,而酶法合成、酶法降解等酶工程手段将是寡糖开发的重点。  
            在国际上,功能性低聚糖产业已经发展成为一个重要的生物技术产业,市场化品种20多种,正在研发的品种有近百种,年产量十多万吨,并催生了300多亿美元的功能食品市场及100多亿美元的功能饲料市场,而且每年仍以10%的速度增长。但年产量达几千吨和万吨以上的也只几个品种。日本目前寡糖年产量近4万吨,产量最大的是异麦芽寡糖,超过1万吨,其次为果寡糖和半乳寡糖。欧洲产量最大的是菊苣制取的果寡糖,其次以乳糖为原料制取的半乳寡糖。
来源:功能食品配料网
更多
我要评论
  • 匿名发表
  • [添加到收藏夹]
  • 发表评论:(匿名发表无需登录,已登录用户可直接发表。) 登录状态:未登录
最新评论
所有评论[0]
    暂无已审核评论!

全球最大的中文功能食品配料行业网站                            

Copyright2010--2022 功能食品配料网     网站备案号:京ICP备13040527-2号

郑重声明:本站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1184955935@qq.com   后台登陆     

合作联系:QQ:1184955935  微信:gongnengfood 

关注功能食品配料网微信公众号、头条号了解更多信息

  

 声明:本站部分资料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管理员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