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历史上的第一种甜味剂是糖精,1878年一名美国科学家在实验过程中意外发现了它,其甜度为蔗糖的五六百倍,很快得到食品工业和消费者的认可,在全球大量使用。1958年,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对食品添加剂进行管理,糖精被列为“公认安全”的,到了70年代,加拿大、美国相继发现糖精在大鼠喂样实验中出现膀胱癌案例。FDA建议禁用糖精,但因美国国会反对,改为在标签上注明糖精曾在大鼠试验中致癌。因为生产过程中的化学污染和糖精的安全风险,我国政府曾立法严格限制糖精的生产和使用,目前很多普通消费者也都知道糖精的危害。
很多新型甜味剂在安全问题上与糖精相似。包括FDA在内的政府部门的决定只能依据现有实验结果,而且有时候政府的决策会因为既得利益的商家的游说而偏离事实。关于阿斯巴甜的动物测试中,据称曾有脑癌发生,但又有实验称,这种使动物致癌的物质不会对人体有危害。FDA讨论了16年,最终允许阿斯巴甜的使用。
去年英国众议院曾对阿斯巴甜的安全性提起议案,建议含阿斯巴甜的食品下架。研究显示:证明阿斯巴甜无害的实验大多由阿斯巴甜产业公司资助,而有83项独立实验倾向于承认其危害性。美国健康与人类服务部发布过阿斯巴甜在人体内可能造成的88种症状:从抑郁症到帕金森到癫痫,不过这些争议还并没有令各国政府禁用阿斯巴甜。 甜蜜素是另一个有争议的甜味剂。1969年之前,甜蜜素在美国被认为是安全的。直到1969年FDA收到甜蜜素致癌的实验报告,开始禁用。后来,Abbott实验室和能量控制委员会新的实验数据重新论证了甜蜜素的安全性,美国尚未开禁,但包括我国在内的不少国家仍在使用。
目前,安赛蜜和蔗糖素一般被认为安全性较高,纽甜更被认为对儿童、孕妇、哺乳期母亲和糖尿病人均安全。不过关于蔗糖素,2005年曾发生过有人状告强生故意误导消费者,把Splenda当作天然甜味剂的案件。许多健康营养专家提醒消费者,甜味剂不适合儿童食用,因为儿童肝脏解毒能力弱,而人工合成的甜味剂不易分解,容易损害肝脏。国家卫生部规定每种甜味剂在不同种类食品中的使用比例,但对其安全性一般描述为“不超标使用不会对人体造成可觉察的危害”。而另一部分专家认为应该提防某些甜味剂的负面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