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视自主创新,提高技术含量
虽然通过添加
功能性配料生产
功能性乳制品这一过程技术含量并不高,但由于部分
功能性配料本身具有敏感特性,如功能抗氧化剂通常对热比较敏感,在加工过程中(尤其是高温工艺中)应有所选择,否则会影响其功效。因此在
功能性乳制品开发中应重视自主创新,提高技术含量,以尽可能减少牛奶本身的营养成分和所添加
功能性配料的功效损失。
足量添加,保证功效
为了满足消费者需求,追赶行业潮流,众多乳品企业开始纷纷推出
功能性乳制品,但是目前很大一部分企业为了降低产品成本,只采用了
功能性的概念,制造吸引消费者的噱头,
功能性配料的使用量很少,无法达到
功能性产品的最低有效使用量。长此以往,会降低消费者对
功能性产品的信任度,影响该产业的发展。因此,在进行
功能性产品开发时,必须经过科学实验,在保证产品安全性的前提下,注意其合理添加量,以保证产品功效。
持续改进工艺,保证活性与风味
在
功能性乳制品的开发过程中,有时会由于添加了某些
功能性成分而影响产品口感和风味,这时需要进行特殊的工艺处理,但是若处理不当会产生溶解不充分、丧失活性和功能、产品感观风味不佳等缺陷,影响产品的销售和推广。因此,应不断改进加工工艺,以获得更好的产品风味并最大限度的保留
功能性配料的功能活性。
改进检测技术与水平
由于乳制品中
功能性配料的检测方法复杂,对设备和仪器的要求较高,有的设备甚至需要进口,价格昂贵,很多企业难以承受,因此,往往存在企业内部质量监控不到位的现象。同时,部分地区的监管部门也不具备相应的检测技术和条件,使市场监管存在很大难度。所以,必须持续改进和提高检测技术与水平,这也是“三聚氰胺”事件带给我们的启示。
实事求是,切忌夸大宣传
功能性乳制品是在牛奶原有营养成分的基础上,通过添加特定
功能性成分,以增强或使牛奶具有某些特定的功能特性,但它只能促进健康,减少生病的可能性,并不具有治病的功效。因此,宣传时一定要实事求是,切忌夸大。另外,目前乳品行业已进入微利时代,开发
功能性乳制品被看作企业进行差异化竞争、提高经济效益的新突破口,但是有的企业急功近利,将新产品的价位提到惊人的高度,这也是
功能性乳品开发的禁忌之一。
如今
功能性乳品成为中国乳品行业发展的一道靓丽风景。
功能性乳制品的快速发展,顺应了‘大众食品功能化,功能食品大众化’这一全球健康发展趋势。乳品的
功能性创新离不开
功能性配料,没有
功能性配料,就没有现代
功能性乳品。”保龄宝生物股份有限公司营销总监刘峰这样评价
功能性配料在
功能性乳制品发展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