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讯 > 国内资讯 > 详细内容
创新、健康成关键词 植物蛋白饮料行业待破局
发布时间:2018/10/30  阅读次数:1387  字体大小: 【】 【】【
随着消费市场的升级,“营养+健康”的概念越来越深入人心,对健康营养类产品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植物蛋白饮品、燕麦饮品等粗粮饮品、低糖无糖饮品等高附加值新品不断涌现。有业内人士认为,我国植物蛋白饮料市场前景仍然可观,推陈出新尤为重要。
             消费习惯升级由“好喝”转向“喝好
  由于使用的原料不同,各种植物蛋白饮料的营养价值也不同。从功能的角度来讲,核桃汁饮料因含有磷脂而具有健脑作用,杏仁汁则具有润肺作用,椰汁采用椰子为原料,椰肉含蛋白质、膳食纤维等多种营养成分。
  GB16322《植物蛋白饮料卫生标准》对植物蛋白饮料的描述是:以植物果仁、果肉及大豆为原料(如大豆、花生、杏仁、核桃仁、椰子等),经加工、调配后,再经高压杀菌或无菌包装制得的乳状饮料。
  美国坎贝尔博士在《中国健康调查报告》中提到,经过长达10年的中国健康调查发现,摄入更多的蛋白与高大的身材之间确实有显著关系,但是这个效果主要来自植物蛋白。
  近年来,随着消费者对健康营养类产品需求增加,有着“营养”“健康”属性的植物蛋白饮料行业步入发展黄金时期,行业之间的竞争也随之加剧。由此可见,随着消费升级趋势兴起,人们越来越关注“营养”“健康”,消费习惯逐渐从“好喝”向“喝好”转变。大健康时代,绿色、营养、健康将成为饮料行业发展的重要趋势,而植物蛋白饮料恰好迎合了这一市场消费趋势。
             行业前景可期市场份额加大
  数据显示,2007年以来,各饮料子行业增速最快的是植物蛋白饮料,2016年植物蛋白饮料行业收入为1217.2亿元,2007—2016年复合增速达24.5%,在整个饮料行业的占比上升8.79%—18.69%。
  根据前瞻网的前景预测,到2020年,中国植物蛋白饮料市场规模将达到2583亿元,市场份额上升到24.2%,年均增长率为20.7%。这意味着,下个5年,植物蛋白饮料将继续跑赢其他饮料品类。
  此外,国内牛奶市场逐渐饱和,国内乳企必须要开拓新领域。蒙牛、可口可乐、达能等企业早已开始布局植物奶饮料市场。正如谷歌CEO埃里克·施密特所预言的那样:“植物性革命已经到来了。”健康饮品是市场发展的必然趋势,是消费者需求的体现。在此背景下,国内饮料企业也纷纷入局。
  在细分市场上,六个核桃、露露杏仁露、椰树椰汁、银鹭花生奶分别占据绝对份额。椰树和承德露露起步较早,凭借原料产地优势,采取大单品战略,分别垄断椰子汁和杏仁露两个细分品类。养元饮品和银鹭则效仿大单品战略,分别开辟出核桃乳、花生牛奶的新品类。
             消费周期明显新模式有待拓展
  植物蛋白饮料行业上游依赖富含蛋白质的大豆、花生、杏仁等农产品,下游依赖消费者的消费需求,所以行业的发展主要受上下游行业发展特征而影响。
  虽然植物蛋白饮料受上游农产品生产季节性特征的影响,但是现阶段农产品储藏能力的提升,季节性影响不明显。在消费需求方面,国内传统节日及文化习俗的影响,会促进消费者对饮料的消费需求。在更注重营养保健的背景下,人们对植物蛋白饮料的需求有所提升。
  此外,区域性也是行业发展的主要考虑因素。植物蛋白饮料行业的上下游供应和需求全体往往存在较大的地域差异,考虑到储藏和运输成本,行业普遍进行多生产基地的分散性布局。业内人士认为,未来,我国植物蛋白饮料行业将向着多元化方向转变,考察原材料的区域分布,植物蛋白饮料行业应形成生产与销售分区经营的发展模式。
  如今,不少企业纷纷迈入植物蛋白饮料市场,并推出植物蛋白产品,如椰汁饮料、液态豆浆、核桃饮品、榛子乳品、巴旦木饮品等。据了解,在核桃深加工领域,云南一家企业与天津科技大学、昆明理工大学等高校合作。这些创新生产工艺研发成果为企业发展注入了新活力,更为其赢得了市场竞争力。业内人士认为,植物蛋白饮料企业一方面需要坚持真材实料做产品,用质量赢得口碑,塑造品牌;另一方面则需不断加大产品研发投入,创新生产工艺,实现华丽转身。
  不可忽视的是,国内植物蛋白饮料市场“狂欢”的背后,也隐藏了诸多问题。行业的景气与部分企业的不景气形成了鲜明对比。
  当前,国内饮料行业产品同质化严重,依靠价格竞争抢夺市场,植物蛋白饮料也同样面临这些问题。尽管植物蛋白饮料市场增长速度很快,但企业层面却出现销售下滑或是增速放缓的情况,尤其是越来越多的企业加入到植物蛋白饮料领域使得竞争愈加激烈。
  业内人士认为,出现上述矛盾,根源在于中国植物蛋白饮料的行业集中度始终没有提升,而各细分市场龙头的优势却很明显。破局的核心在于,谁能成为第一个打破区域“枷锁”,成为全国性的品牌,谁就有可能收获更多。
  中国食品产业评论员朱丹蓬表示,从宏观面来说,眼下这一领域的发展已经进入下半场,即从高速发展期进入平稳发展期,行业面临着同质化严重、品质亟须提振等问题,不过这个领域的成长空间也是有的。
更多
我要评论
  • 匿名发表
  • [添加到收藏夹]
  • 发表评论:(匿名发表无需登录,已登录用户可直接发表。) 登录状态:未登录
最新评论
所有评论[0]
    暂无已审核评论!

全球最大的中文功能食品配料行业网站                            

Copyright2010--2022 功能食品配料网     网站备案号:京ICP备13040527-2号

郑重声明:本站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1184955935@qq.com   后台登陆     

合作联系:QQ:1184955935  微信:gongnengfood 

关注功能食品配料网微信公众号、头条号了解更多信息

  

 声明:本站部分资料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管理员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