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讯 > 国内资讯 > 详细内容
传统农业华丽转身背后闪烁着互联网的身影
发布时间:2015/11/20  阅读次数:1760  字体大小: 【】 【】【
       我国“十三五”规划建议,以相当篇幅阐述农业现代化内容,提出“十三五”期间推进农业信息化。据了解,互联网应用已渗透到农业生产、流通、服务等各个环节,如火如荼的“互联网+农业”有望在未来改写我国现代农业新格局。

  生产到流通——

  “一网包揽”农业全产业链

      在黑龙江垦区八五二农场,一台克拉斯770联合收割机在卫星导航的指引下穿梭在玉米田里,机后吐出已粉碎的玉米秸秆,玉米粒则储存在机舱里。集合世界上最先进的收获机械科技,作物的水分产量收获面积在显示屏上可实时更新,每小时作业面积40多亩,几公里以外调度中心的电脑大屏上实时作业轨迹一目了然——从“大弯腰、小镰刀”跨向“大农机、物联网”。在很多地方,像这样以大农机、卫星遥感、物联网技术为核心,及时监测和掌握作物各时期生长情况的信息化和数字化农业生产形式越来越多。互联网正在让“脸朝黄土背朝天”的传统耕种模式被“只见农机不见人”的现代化生产逐步取代。

      以上只是互联网渗透到农业生产环节的一个缩影。据了解,互联网技术在农业服务、农产品流通、销售、食品质监等领域,开始全面渗透。

      “不怕价格贵,就怕东西差。”消费者对农产品质量的担忧,因为有以互联网为载体的产品可追溯体系的建立而有所缓解。近期在贵州、广西、云南、山东等地调研了解到,随着移动互联网、物联网、智能终端、手持溯源设备等普及以及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在农业领域的应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农产品生产、管理水平提升,进而提高了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

  催化到颠覆——

  助力农业缩短现代化进程

      分析人士认为,互联网对传统农业的改造,带有催化甚至颠覆作用,我国农业因之而产生的变局,将在“十三五”乃至今后一段时期逐渐体现出来。

      中国农业大学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教授李道亮认为,物联网技术的运用,有利于实现生产要素的高效配置,发挥节本增效作用,可能会成为我国农业的未来发展方向。“‘互联网+’对农业发展将起到催化剂的作用,为农业现代化插上腾飞的翅膀。”李道亮说。

      互联网对农业生产的渗入,令延续数千年的传统农业正在向精准农业、智慧农业“华丽转身”。“工作人员可在监控室实时指挥农机的深耕速度、深度,对不合乎规范的作业,可随时实现报警;远距离遥控做到苗齐、苗均、苗壮,让土地利用率、土地产出率、劳动生产率实现大幅度提升,这是农业生产方式的彻底变革。”黑龙江七星农场总经理迟立军说。

      这种变革作用还体现在农产品流通领域。“农村电商的出现,有助于建立起以消费为导向的产销体系,由传统的生产定消费,转变为消费定生产,实现以销定产,这是几千年来农业产销关系的彻底颠覆。”农业部市场与信息司副司长王小兵认为,这种流程再造,有利于对接产销、平衡供需,改变农产品价格大起大落的历史魔咒。

      李道亮介绍,发达农业国家往往是先实现农业机械化、现代化,最后完成农业的信息化,而我国农业机械化、现代化和信息化有望“三化叠加、同时推进”。“‘十三五’规划建议提出推进农业信息化,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的带动下,发达国家用百年时间走完的农业现代化,中国很可能在未来20年就会实现,这是对世界农业发展规律的变革。”李道亮说。

  资金到技术——

  互联网农业两大瓶颈待解

      不过,不少专家和农村基层干部表示,“互联网+”在农业生产领域,更多还只是“盆景”概念,要想大规模推广和应用,让“互联网+农业”变成风景,还需跨过资金、技术两大阻碍。

      经过几年的积极探索,黑龙江七星农场的物联网建设取得明显成效,但与建设现代农业还有差距。迟立军表示,资金投入大、人才匮乏、基础建设、系统运行、信息服务等费用高正制约着物联网农业的进一步发展。

      技术的滞后也制约着互联网农业的发展。“传感器是物联网技术的关键部分,但我国传感器技术的研制规模小、成本高,没有形成产业化,制约物联网技术的推广和应用。此外,大型农机装备国内的生产技术也远不及国际先进水平,智能制造等整体水平的滞后,均制约着农业信息化发展前景。”李道亮说。

      据了解,虽然“互联网+农业”在改造传统农产品流通环节上效果明显,但也并非“包打天下”。不少专家认为,各地一哄而上盲目发展、农村互联网基础设施落后、农村物流体系特别是冷链物流体系落后、农民缺乏相关技能培训等问题,已经制约“互联网+农业”的进一步发展。

      专家指出,互联网对农业的渗透,目前仍属于浅层应用,缺乏创新。国家应加大财税、金融、技术等方面的支持力度,让互联网真正扮演好现代农业的催化剂和助推器。

更多
我要评论
  • 匿名发表
  • [添加到收藏夹]
  • 发表评论:(匿名发表无需登录,已登录用户可直接发表。) 登录状态:未登录
最新评论
所有评论[0]
    暂无已审核评论!

全球最大的中文功能食品配料行业网站                            

Copyright2010--2022 功能食品配料网     网站备案号:京ICP备13040527-2号

郑重声明:本站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1184955935@qq.com   后台登陆     

合作联系:QQ:1184955935  微信:gongnengfood 

关注功能食品配料网微信公众号、头条号了解更多信息

  

 声明:本站部分资料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管理员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