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讯 > 热点新闻 > 详细内容
像监管供港食品那样监管内销食品
发布时间:2012/9/10  阅读次数:991  字体大小: 【】 【】【
中国质检总局有关负责人近日表示,国家质检总局自2001年成立以来,针对供港食品农产品工作特点,出台了一系列规章,建立了从养殖源头到离境口岸的大监管体系、大安全质量保障机制和协同把关的大合作机制,有力保障了供港活动物、食品等产品的质量安全和持续稳定供应。数据显示,自2001年以来,供港食品均未发生任何重大质量安全问题。(9月8日中国新闻网)

  去年内地爆发的瘦肉精食品安全事件时,曾有媒体批评内地猪肉安全监管出了问题,称"九个部门管不好一头猪"。然而正是这些部门,从2001年以来,经他们的监管之手供应给香港的食品均未发生质量安全问题。我们在羡慕香港同胞好口福的同时,难免产生一些疑问。同样是内地食品企业,供港食品质量为何比内销食品好得多?监管部门为何能管好供港食品安全,管不好内地食品安全?内地食品企业为何不按照供港食品的要求提升内销食品质量?在内地民众肠胃俨然变成化工厂的年代,内地供港食品安全可靠无疑夺人眼球。然而,安全食品专供香港,与内地食品市场无关,与内地老百姓无缘,不由得让人黯然神伤。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然而,从苏丹红、三聚氰胺到毒大米,从化学火锅、农药火腿到染色馒头,从毒豇豆、多宝鱼到瘦肉精。从注胶虾、皮鞋果冻到皮革酸奶。内地食品安全黑幕不断被曝光。食品安全危机四伏,百姓无所适从,每天饱受"问题食品"的困扰。内地百姓的生命健康权利何处安放?供港食品成为国内食品安全监管的一个奇迹,这固然与供港食品利润较高等市场因素有关,但是内地食品安全监管就不重要吗?香港卫生局长周一岳今年6月份曾指出,"如果供港食品的安全率应用到国家的内销方面,也可以对内地的食品安全问题有所帮助。"听了香港卫生局长周一岳的建议,奉行内外有别监管原则的内地监管部门不脸红么?

  据商务部人士介绍,供港食品之所以如此安全,背后是一套极为严格的食品安全的监管体系:一个产品从生产到运输、出口,由出入境检验检疫部门全程监管,商务部系统则负责生产基地的资质审查,形成一个相对独立的、由一个监管部门独立监督、供应的全食物链。从内地供港食品监管奇迹来看,内地食品安全监管非不能也,实不为也。内地食品不说百分百安全,对内销食品安全尽到监管职责,提高内销食品安全质量,消除民众食品安全焦虑心理,总该可以做到吧。

  食品安全的教训太多太多。要重新树立食品安全信誉,食品生产者、经营者无疑要爱惜自己的羽毛,深刻反省、检视,拿出尊重消费者的诚意与实际行动。但是,在商言商,商家的良心道德基本靠不住。监管部门放弃内外有别的食品安全监管双重标准,完善内地食品安全法律体系与监管制度,制定、完善相关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降低食品安全检测门槛。十分必要。而且相关职能部门要认真履行监管职责,不能因为食品不供港、不出口,不影响国际形象,就辜负内地民众的满腔期待。

  唯有像监管供港食品安全那样重视内销食品安全,从源头上下工夫,从制度上强化、落实,加大食品安全的监管力度,把食品安全检测常态化、制度化,并在电视、报纸、网站等传媒上及时公布食品质量检测指标。充分尊重公众的消费知情权与健康权。消除公众疑虑,让制度发挥决定性的作用,消除食品行业安全隐患,才能化解食品安全信任危机,为民众营造放心的消费环境。否则,即便在再多人声称"我孙子喝的是国产奶",再多官员、专家责怪媒体炒作食品安全问题也于事无补。
更多
我要评论
  • 匿名发表
  • [添加到收藏夹]
  • 发表评论:(匿名发表无需登录,已登录用户可直接发表。) 登录状态:未登录
最新评论
所有评论[0]
    暂无已审核评论!

全球最大的中文功能食品配料行业网站                            

Copyright2010--2022 功能食品配料网     网站备案号:京ICP备13040527-2号

郑重声明:本站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1184955935@qq.com   后台登陆     

合作联系:QQ:1184955935  微信:gongnengfood 

关注功能食品配料网微信公众号、头条号了解更多信息

  

 声明:本站部分资料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管理员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