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讯 > 热点新闻 > 详细内容
一氧化碳-水产品中的非法添加物
发布时间:2011/10/10  阅读次数:1326  字体大小: 【】 【】【

       李挥,分析化学博士,国家环保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河北省食品质量监督检验研究院化学部部长。现主要从事食品包装材料安全性研究以及食品安全高通量分析方法开发。

       什么是一氧化碳

       一氧化碳是无色、无臭、无味的气体,故易于忽略而致中毒。在水中的溶解度甚低,但易溶于氨水。一氧化碳进入人体之后会和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进而使血红蛋白不能与氧气结合,从而引起机体组织出现缺氧,导致人体窒息死亡。

       使用和禁用历史

       欧盟食品和饲料类快速预警系统(RASFF)通报显示,我国出口欧盟的罗非鱼片等因经一氧化碳处理屡遭欧盟成员国禁止入境。根据中国《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及《食品卫生法》等相关规定,该物质未列入食品添加剂范围。

       2008年12月12日,卫生部发布的《食品中可能违法添加的非食用物质和易滥用的食品添加剂品种名单(第一批)》中明确规定一氧化碳属于违法添加的非食用物质,目前除美国和墨西哥等少数国家外,欧盟、日本、澳大利亚等国家和地区均明令禁止一氧化碳发色剂在水产品中的应用。

       为什么会在食品中添加使用一氧化碳

       部分违规生产企业在水产品前期加工环节,将其分割冷冻后放入塑料袋内,并充装一氧化碳,当一氧化碳与肌红蛋白结合后,可使肉色呈现鲜艳的粉红色,看起来与新鲜鱼一样,即使已腐败变质,颜色也可和新鲜的差不多,提高产品的外观卖相,因此一氧化碳可作为水产品的发色剂。

       存在什么样的危害

       食用含有一氧化碳的水产品会导致人体中毒,轻度中毒者出现头痛、头晕呕吐、无力。重度患者昏迷不醒、瞳孔缩小、肌张力增加,频繁抽搐、大小便失禁等,深度中毒可致死。

       检测方法和监管

       2008年,我国已经出台了水产品中一氧化碳的进出口产品检测方法,即SN/T2052-2008《进出口水产品中一氧化碳残留量的检验方法气相色谱法》,目前我国尚无检测的国家标准。

       加强水产品中一氧化碳的监管,重点是加强对生产加工环节的把关,禁止使用一氧化碳保鲜发色的加工工艺,监督企业采用将加工车间温度保持在10℃以下的方法实现保鲜、保证色泽的效果。

来源:功能食品配料网
更多
我要评论
  • 匿名发表
  • [添加到收藏夹]
  • 发表评论:(匿名发表无需登录,已登录用户可直接发表。) 登录状态:未登录
最新评论
所有评论[0]
    暂无已审核评论!

全球最大的中文功能食品配料行业网站                            

Copyright2010--2022 功能食品配料网     网站备案号:京ICP备13040527-2号

郑重声明:本站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1184955935@qq.com   后台登陆     

合作联系:QQ:1184955935  微信:gongnengfood 

关注功能食品配料网微信公众号、头条号了解更多信息

  

 声明:本站部分资料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管理员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