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pyright2010--2022 功能食品配料网 网站备案号:京ICP备13040527-2号
郑重声明:本站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1184955935@qq.com 后台登陆
合作联系:QQ:1184955935 微信:gongnengfood
关注功能食品配料网微信公众号、头条号了解更多信息
声明:本站部分资料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管理员删除,谢谢
低聚半乳糖(Galactooligosaccharides,GOS)是一种具有天然属性的功能性低聚糖,其分子结构一般是在半乳糖或葡萄糖分子上连接1~7 个半乳糖基,即Gal-(Gal)n-Glc/Gal(n 为0-6)。在自然界中,动物的乳汁中存在微量的GOS,而人母乳中含量较多,婴儿体内的双歧杆菌菌群的建立很大程度上依赖母乳中的GOS 成分。
低聚半乳糖作为一种新的功能性食品,在我国将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这是在中国发酵工业协会、中国食品添加剂生产应用协会和科特(中国)有限公司、日本公司联合主办的"低聚半乳糖研讨会"上获悉的。目前,低聚糖在我国还是一个新兴行业,能达到上千吨生产规模的只有低聚异麦糖和低聚果糖,低聚半乳糖还尚未形成规模。
据悉,日本是全世界低聚糖最发达的国家,其中低聚半乳糖的产量居世界第二位。日本人近年来在饮食结构方面发生了重大变化,传统的米饭逐步被牛肉和乳品所取代。伴随着的是,各种"现代"疾病如糖尿病、高血压等患者逐渐增多。此外,日本已进入老年社会,老年人注重身体保健。因此,社会上要求发展功能性食品的呼声越来越强烈。日本政府也日渐重视这项工作,90年代初就从食品中划分出保健食品,并要求各有关大学、科研院所等单位进行研究和开发。中国目前同日本的情况相似,传统的"吃"的结构正在悄悄发生变化,肉类、乳品类的消费逐渐增长,谷物类食品在相对减少。而且社会老龄化现象已经开始出现。高血压、糖尿病、各种口腔及消化系统疾病逐渐增多。社会对发展功能性食品、保健食品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据权威人士分析,低聚半乳糖在中国有很大的市场。但由于我们在这方面的研究开发、宣传推广的时间还不太长,现在真正了解低聚半乳糖的人很少。广大消费者对它也还需要一个认识和接受的过程。因此,这种产品在我国大规模生产尚待时日。中国食品行业对此重视,在"九五"和"十五"规划中都提出把开发满足不同消费人群需要的保健食品作为发展的重点。可以相信通过努力,各种含有低聚半乳糖的食品将会更多地出现在人们餐桌上。
低聚半乳糖(GOS)与低聚果糖(FOS)及低聚异麦芽糖(IMO)比较,以下对低聚半乳糖(Galacto-oligosaccharides,GOS)、低聚异麦芽糖(Isomalto-oligosaccharides,IMO)和低聚果糖(Fructo-oligosaccharides,FOS)三种低聚糖的生理等特性进行比较。
在三种低聚糖中,低聚半乳糖是唯一都能够被人体肠内8大有益菌所利用的。
项次
细 菌
低 聚 半 乳 糖
低聚异麦芽糖
低 聚 果 糖
1
青春双歧杆菌B. adolescentils
++
++
++
2
两歧双歧杆菌B. bifidum
++
-
-
3
婴儿双歧杆菌B. infantis
++
++
++
4
长双歧杆菌B. longum
++
+
++
5
短双歧杆菌B. breve
++
++
+
6
嗜酸乳杆菌L. acidophilus
++
+
+
7
干酪乳杆菌L. casei
++
-
8
唾液乳杆菌L. salivarius
++
-
++
低聚半乳糖能够抑制人体肠内有害菌的生长繁殖。
项次 | 细菌 | 低 聚 半 乳 糖 | 低聚异麦芽糖 | 低 聚 果 糖 |
1 | 艰难梭菌C. difficile | + | - | - |
2 | 大肠埃希氏菌E. coli | ++ | - | - |
摄食量比较
项次 | 低聚糖名 | 最小有效剂量3(g/d) | 日常摄取量2(g/d) | 最大无作用量1(g/d) |
1 | 低聚半乳糖 | 2 | 10 | 18 |
2 | 低聚异麦芽糖 | 10 | 15 | 90 |
3 | 低聚果糖 | 3 | 10 | 18 |
1、最大无作用量以体重60 kg计。最大无作用量表示,当给予动物药物或毒素时,其给予量不超过限度时,并不会引发毒性。2、日常摄取量:最大无作用量×(1/安全系数)3、最小有效剂量:当药物发挥其功效,所需服用之最低剂量。
4结论: 低聚半乳糖具有较强的耐酸性、耐热性,不会因为在加工过程中的高温杀菌及人体胃酸所分解而失去其本来应有之特性,而低聚果糖则不具备这些特性。低聚半乳糖能有效地被双歧杆B菌和乳酸杆A菌同时利用。低聚果糖FOS等低聚糖则只可被乳酸杆A菌利用,对双歧杆B菌则不明显。
Copyright2010--2022 功能食品配料网 网站备案号:京ICP备13040527-2号
郑重声明:本站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1184955935@qq.com 后台登陆
合作联系:QQ:1184955935 微信:gongnengfood
关注功能食品配料网微信公众号、头条号了解更多信息
声明:本站部分资料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管理员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