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讯 > 热点新闻 > 详细内容
韩国泡菜为何能“入遗”?
发布时间:2013/11/11  阅读次数:1096  字体大小: 【】 【】【

       前些天,韩国文化体育观光部对外宣布称,泡菜已被联合国建议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年底将获得正式通过。与此同时,日本和食料理、中国的珠算技艺,也进入备选名单。

  这一消息引来国人大哗:拥有1800年历史的珠算曾是世界上最快的演算工具,入选非遗当之无愧。这泡菜与和食,不过是世人常吃的食物,如何就算是世界遗产了呢?倘如此,八大菜系岂不更应入选?

  要论食材之广泛、口味之丰富、技艺之精湛,恐怕所有饮食都不是中餐对手,但申报非遗不是厨艺大赛,食物蕴藏的文化才是核心。韩国人认为,代代相传的越冬泡菜,反映了邻里间“分享”的精神,增强了人们之间的纽带感和归属感;日本人则宣称,和食是一种“尊重自然,通过用餐增进家庭及集团联系的社会性习俗”。可见,说“吃喝”,还是物质性的;称“饮食”,则有了文化的内核。

  的确,各国为了争取入选,打的正是“文化牌”。法国人成立了一支由米其林三星大厨、国会议员和大学教授组成的申报委员会,并请著名影星杰拉尔·德帕迪约出马代言;在日本,诺贝尔奖得主辈出的京都大学正考虑开办料理学科,日本料理学会会长村田吉司自信地表示:日本料理可以带动世人养成更健康的饮食习惯。这让人想起著名人类学家列维—斯特劳斯的判断:饮食是“最敏锐的象征符号”,可以反映文化的内在结构。

  在经济全球化的时代,饮食这种极具地域特点的文化内容,更成为软实力的重要部分。今天的发展中国家可说面临着双重任务:既要融入国际主流文明谋求自身发展,还要在强势文明面前捍卫和传承本国文化。其重要性,正如一位德国学者所言:新兴经济体就像一列快车,如果仅仅用经济头脑支配它去跑,不知道哪一天就会摔下悬崖。如果始终用本民族的优秀文化来引领自己,它就会永远把握住前行的方向。

  前不久,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干事博科娃访问中国,在品尝过中华美食之后,她建议要更多地从文化角度去考虑烹饪技艺和产品,而不单是美食的好吃和加工方法。这与全国人大代表、湘菜大师许菊云的话殊途同归:饮食文化是一个民族文化本质特征的集中体现,也是考察一个民族的历史文化与心理特征的社会化石。站在这个维度看,更该让世界去多了解鲁菜中孔子“割不正不食”的故事,闽菜中“佛闻弃禅跳墙来”的香味,浙菜中诤谏“百姓骨肉分离”的野史。

  口味有差异,但文明总有共通的魅力。法兰克福书展,最畅销的中文图书是菜谱;《舌尖上的中国》,在海外卖出罕见高价;在美国,中国餐馆的数量超过了麦当劳和肯德基的总和。不要怕八大菜系文化太深奥,韩国人还准备把泡菜中文名改做“辛奇”,再增加一点文化味道呢。有外国媒体曾列举中国菜的“怪”,其中一条是:鱼香茄子为什么没有鱼?或许,这样的疑问,也正是中国菜的文化魅力所在。当拿起筷子的老外们明白了四喜丸子不是“四个快乐的肉球”,而是福、禄、寿、喜四件吉祥事,中国文化与世界文明交流交融,也就得到了一个更好的注脚。

更多
我要评论
  • 匿名发表
  • [添加到收藏夹]
  • 发表评论:(匿名发表无需登录,已登录用户可直接发表。) 登录状态:未登录
最新评论
所有评论[0]
    暂无已审核评论!

全球最大的中文功能食品配料行业网站                            

Copyright2010--2022 功能食品配料网     网站备案号:京ICP备13040527-2号

郑重声明:本站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1184955935@qq.com   后台登陆     

合作联系:QQ:1184955935  微信:gongnengfood 

关注功能食品配料网微信公众号、头条号了解更多信息

  

 声明:本站部分资料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管理员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