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讯 > 热点新闻 > 详细内容
玉米市场政策因素强化
发布时间:2012/12/17  阅读次数:992  字体大小: 【】 【】【

           3月中旬以来,国内玉米价格形成宽幅振荡格局。在大商所等联合主办的“中国玉米产业高层峰会”上,部分市场人士认为,受到玉米托市政策等因素影响,后市玉米价格仍将上下两难。

           “2008年玉米临时收储政策出台后,彻底颠覆了以往相对宽松的以市场化为基础的市场体系。”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秘书长、研究员程国强[微博]说,销售运费补贴、玉米深加工企业26%比例的总量限定等,均显著影响了玉米现货价格。

           程国强表示,2008年以来,我国粮食保护价保持了每年6%—10%的升幅,给市场发出了强烈的托底信号,引发了市场行为的变化。“如果一个国家的粮食市场经过改革,变成完全政策化的市场,便是一种倒退”。

           大连北方国际(9.25,0.13,1.43%)粮食物流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冯吉龙也表示:“黑龙江省由于各地区物流状况的不同,原来各地之间会有差价,但玉米保护价出台以后,地区间价差消失,甚至原来的高价区变成低价区,原来的低价区变成高价区,市场规律发生改变。”

           “2013年国内玉米价格难有大涨。”中国玉米网总经理冯利臣认为,阶段性的影响因素难以使市场价格形成趋势性走势,预计明年玉米价格总体将维持区间振荡格局。

           冯利臣认为,国内玉米再度丰收,以及进口多渠道的常态化,缓解了市场阶段性的供应紧张,后市玉米价格缺乏继续上涨的动能。国家临储政策虽然对价格有所支撑,但4月30日节点后,随着临储玉米的抛售,该政策可能转而成为压制市场价格的最大因素。

           需求方面,冯利臣表示,饲料企业拥有成熟的小麦替代工艺,未来玉米深加工难有起色,加之玉米采购渠道的多样化和库存管理的科学化,企业库存将维持低水平,玉米贸易商操作的空间大幅压缩。在市场心态发生扭转的情况下,对未来玉米行情不宜盲目乐观。

            冯吉龙表示,国家临储玉米政策确定了市场价格底部,后市即便供大于求,价格也难以下跌。总体而言,明年玉米市场上半年风险偏小,下半年风险偏大。

更多
我要评论
  • 匿名发表
  • [添加到收藏夹]
  • 发表评论:(匿名发表无需登录,已登录用户可直接发表。) 登录状态:未登录
最新评论
所有评论[0]
    暂无已审核评论!

全球最大的中文功能食品配料行业网站                            

Copyright2010--2022 功能食品配料网     网站备案号:京ICP备13040527-2号

郑重声明:本站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1184955935@qq.com   后台登陆     

合作联系:QQ:1184955935  微信:gongnengfood 

关注功能食品配料网微信公众号、头条号了解更多信息

  

 声明:本站部分资料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管理员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