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讯 > 热点新闻 > 详细内容
卫生部介入塑化剂事件 标准制定恐遇“差钱”
发布时间:2012/12/14  阅读次数:922  字体大小: 【】 【】【
             白酒塑化剂风波持续发酵。昨日(12月12日),国家相关部委对茅台酒塑化剂事件正式作出回应。

  '在国务院食品安全办的牵头下,几个部委高度重视塑化剂事件。其中,卫生部负责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并为制定(塑化剂)标准积累经验。'卫生部食品安全与卫生监督局局长苏志在昨日举行的卫生部新闻发布会上如是说。

  不过,苏志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塑化剂标准的出台尚无具体日期,但相关部门已着手研究,负责此次调查的主体除了部委,还有协会、企业。

        将纳入食品安全风险监测

  苏志透露,卫生部负责包括白酒在内的整个食品安全领域风险监测。过一段时间,相关部委还会就食品安全隐患进行会商,向社会通报调查研究的进展情况,并有选择地对外发布预警。

  他指出,塑化剂不仅存在于白酒当中,在我们平时食用的油类食品中同样可能存在,如方便面调料包等。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获悉,卫生部即将展开的重点食品塑化剂监测有两个目的:一是了解目前我国食品中的塑化剂迁移及污染问题,以及是否存在人为添加的情况;二是为制定标准积累经验。

  苏志表示,目前我国尚未针对白酒塑化剂含量出台行业标准,如需判定企业是否超标,参照标准为2011年6月卫生部签发的551号文件《卫生部办公厅官员通报食品及食品添加剂中邻苯二甲酸酯类物质最大残留量的函》(以下简称551号文件)中规定的最大残留量。

  记者了解到,551号文件是在去年我国台湾出现塑化剂风波后,卫生部依据食品卫生法及其相关条例临时制定的,将邻苯二甲酸酯(塑化剂)等企业可能违规添加的17种物质列入了黑名单。

        新规出台或遇经费问题

        塑化剂行业标准为何一直没有出台?

  苏志表示,塑化剂标准的制定是一个复杂过程,塑化剂本身就很复杂,相关部门已经展开针对塑化剂的专项研究。从国内情况看,我国在2008年曾就食品容器、食品包装材料中的添加剂,即可能迁移到食品中的增塑剂,作出过允许迁移量的明确规定,即GB9685-2008.从国际经验看,仅就食品接触材料的迁移来说,目前只有欧盟等为数不多的地方对塑化剂迁移量给出了可执行的标准,而这些都还不能构成塑化剂标准的详细框架。

  苏志透露,制定法规和标准的前提是,必须对风险评估的科学依据作全面、透彻的评估,在得出扎实的科学依据之后,才能展开标准的制定程序。其次还要经历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反复修改并审议的过程,这些都需要时间,'凡是标准的制定,都是有成本的'.

  根据《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十二五'规划》的要求,卫生部须在2015年底基本完成5000余项食品安全标准的清理整合工作。但一名参与标准清理的专家透露,标准的清理面临'经费不足'问题。

  另据媒体报道,12月11日上午,国家质检总局召集国内一二线白酒企业负责人,要求企业汇报就预防塑化剂渗入所采取的措施,并展开针对塑化剂事件的调查。

  昨日,记者联系国家质检总局、贵州省质监局、贵阳市质监局、遵义市质监局等多个单位,试图了解茅台酒塑化剂事件的最新调查进展,但没有一方表示调查结果已出。

  昨晚,一位内部监管人士致电记者称,针对茅台酒塑化剂的检测正在按章操作,有媒体报道'质检总局介入'的消息并不十分准确,因'介入'涉及检测、管理等多个环节,目前并未发现质检部门有最新动作。

更多
我要评论
  • 匿名发表
  • [添加到收藏夹]
  • 发表评论:(匿名发表无需登录,已登录用户可直接发表。) 登录状态:未登录
最新评论
所有评论[0]
    暂无已审核评论!

全球最大的中文功能食品配料行业网站                            

Copyright2010--2022 功能食品配料网     网站备案号:京ICP备13040527-2号

郑重声明:本站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1184955935@qq.com   后台登陆     

合作联系:QQ:1184955935  微信:gongnengfood 

关注功能食品配料网微信公众号、头条号了解更多信息

  

 声明:本站部分资料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管理员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