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行业资讯 >
热点新闻 > 详细内容
- 低聚异麦芽糖国家行业标准
- 发布时间:2010/7/9 阅读次数:4872 字体大小: 【小】 【中】【大】
QB/T 2491—2000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低聚异麦芽糖的定义和分类、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和标志、包装、运输、贮存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以淀粉为原料、酶法生产的IMO—50型低聚异麦芽糖。
2 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GB 191—1990 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GB/T 601—1988 化学试剂 滴定分析(容量分析)用标准溶液的制备
GB/T 603—1988 化学试剂 试验方法中所用制剂及制品的制备
GB 4789.2—1994 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 菌落总数测定
GB 4789.3—1994 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 大肠菌群测定
GB 4789.4—1994 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 沙门氏菌检验
GB/T 5009.11—1996 食品中总砷的测定方法
GB/T 5009.12—1996 食品中铅的测定方法
GB/T 6682—1992 分析实验室用水规格和试验方法
国家轻工业局2000-10-31批准 2001-04-01实施
QB/T 2491—2000
GB/T 7718—1994 食品标签通用标准
QB/T 2319—1997 液体葡萄糖
QB/T 2320—1997 麦芽糊精
3 定义和分类
3.1 定义
3.1.1 低聚异麦芽糖 isomaltooligosaccharide(简称IMO)
是淀粉糖的一种,主要成分为α-1.6糖苷键结合的异麦芽糖(IG2)、潘糖(P)、异麦芽三糖(IG3)及四糖以上(Gn)的低聚糖。
3.1.2 IMO-50型
IG2+P+IG3+Gn≥50%(占总糖)的产品。
3.2 分类
按形态分为糖浆和糖粉。
4 技术要求
4.1 感官要求
糖浆为无色或浅黄色,透明的粘稠液体。甜味柔和,无异味,无肉眼可见杂质。
糖粉为白色无定型粉末。味甜柔和,无异味,无肉眼可见杂质。
4.2 理化要求
理化指标应符合表1规定。
表 1
指标
项目
糖浆
糖粉
水分 % ≤
——
5
干物质(固形物) % ≥
75
——
pH
4.0~6.0
透光率 % ≥
95
——
溶解度 % ≥
——
99.0
糊精 % ≤
10.0
12.0
硫酸灰分 % ≤
0.3
IMO含量(占总糖)% ≥
50
IG2+P+IG3 含量(占总糖)% ≥
35
4.3 卫生要求
卫生指标应符合表2规定。
表 2
项目
指标
砷(以As计)mg/kg ≤
0.5
铅(以Pb) mg/kg ≤
0.5
菌落总数 cfu/(g或mL) ≤
1500
大肠菌群 MPN/(100g或100mL) ≤
30
致病菌(沙门氏菌)
不得检出
5 试验方法
试验方法中所用水应符合GB/T 6682三级(含三级)以上的水,所用试剂除特殊注明外均为分析纯。
5.1 感官检验
国家轻工业局 2000-10-31 批准 2001-04-01 实施
QB/T 2491—2000
5.1.1 糖浆
取样品约30mL于无色、洁净、干燥的样品杯(或50mL小烧杯)中,置于明亮处,用肉眼观察其色泽和澄清度;检查其有无肉眼可见杂质;并用玻璃棒取适量样品放入口中,品尝其滋味(品尝第二个样品前,必须用清水漱口)。作好记录。
5.1.2 糖粉
取适量样品,在自然光的光线下,用肉眼观察样品的颜色和形态,有无杂质;取少量样品,方入口中,仔细品尝其味(品尝第二个样品前,必须用清水漱口)。作好纪录。
5.2 水分
按QB/T 2320-1997中6.2.1测定。
5.3 干物质(固形物)
按QB/T 2319-1997中5.2.2测定。
5.4 pH
按QB/T 2319-1997中5.2.3测定。
5.5 透光度
按QB/T 2319-1997中5.2.4测定。
5.6 溶解度
按QB/T 2320-1997中6.2.3测定。
5.7 糊精
5.7.1 方法提要
糊精经盐酸水解为葡萄糖后,在加热条件下,直接滴定标定过的费林溶液,以次甲基蓝为指示剂,根据样品液消耗体积,计算葡萄糖含量,再换算成糊精含量。
5.7.2 试剂
5.7.2.1 lg/L葡萄糖标准溶液
准确称取于(100+2)0C烘干至恒重的基准无水葡萄糖1g,称准至0.0001g,加水溶解,再加入盐酸5mL,移入1000mL容量瓶中并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备用。
5.7.2.2 费林A液
称取硫酸铜15g、次甲基蓝0.05g,加水溶解,移入1000mL容量瓶中并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放置两天后过滤于棕色瓶中。
5.7.2.3 费林B液
称取酒石酸钾钠50g、氢氧化钠75g,溶于水中,再加入亚铁氰化钾4g,完全溶解后,移入1000mL容量瓶中并用水稀释至刻度,贮存于橡胶塞玻璃瓶中。
5.7.2.4 无水乙醇
5.7.2.5 80%乙醇水溶液
用无水乙醇配制。
5.7.2.6 浓盐酸
5.7.2.7 200g/L氢氧化钠溶液
称取氢氧化钠20g,用水定容至100mL。
5.7.3 分析步骤
5. 7. 3. 1 费林溶液的标定
先吸取费林B液、再吸取费林A液各5.0mL于150mL锥形瓶中,加水10mL,
国家轻工业局 2000-10-31 批准 2001-04-01 实施
QB/T 2491—2000
加入玻璃珠3粒,置于铺有石棉网的电炉上加热,控制瓶中液体在(120+15)s内沸腾,并保持微沸,以葡萄糖标准溶液滴定至无色为终点,整个滴定操作应在3min内完成。记录消耗葡萄糖标准溶液的体积。
5.7.3.2 费林溶液A,B各5.0mL相当于葡萄糖的质量按式(1)计算。
m1×V1
RP = ……………………………………(1)
1000
式中:RP——费林溶液A,B各5.0mL相当于葡萄糖的质量,g;
m1——称取基准无水葡萄糖的量,g;
V1——消
耗
葡
萄
糖
标
准
溶
液
的
体
积
,
mL;
1000——配制葡萄糖标准溶液的总体积,mL。
5.7.3.3 试样的制备
准确称取样品1g~2g,称准至0.01g,置于烧杯中,用16mL温水溶解,在搅拌下缓缓加入无水乙醇64mL,放置12h以上,使糊精沉淀,用滤纸过滤,并用少量80%乙醇分两次洗涤滤纸和沉淀。将滤纸和沉淀部分用70mL热水洗入250mL锥形瓶中,加浓盐酸5mL,在1210C(100kPa)高压锅内蒸煮30min,使糊精水解为葡萄糖,自然冷却后取出,过滤,用200g/L氢氧化钠溶液中和,用pH试纸判断终点,洗入250mL容量瓶中,用水定容至刻度。
5.7.3.4 试样的测定
以试样代替葡萄糖标准溶液按5.7.3.1进行滴定,测定其葡萄糖含量。
5.7.3.5 分析结果的表述
样品的糊精含量按式(2)计算。
RP
X1= ×100×0.9………………………………(2)
V2
m2×
250
式中:X1——样品的糊精含量,g/100g;
RP——费林溶液A,B各5.0mL相当于葡萄糖的质量,g;
m2
此分离开
——取样量,g;
V2——滴
定
消
耗
试
样
的
体
积
,mL;
250——配制样液的总体积,mL;
0.9——换算系数。
计算结果保留至一位小数。
5.7.3.6 允许差
同一样品两次测定结果之差,不得超过平均值的5%。
5.8 硫酸灰分
按QB/T 2319-1997中5.2.8测定。
5.9 IMO含量
5.9.1 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
5.9.1.1 方法提要
同一时刻进入色谱柱的各组分,由于在流动相和固定相之间溶解、吸附、渗透或离子交换等作用的不同,随流动相在色谱柱两相之间进行反复多次的分配,由于各组分在色谱柱中的移动速度不同,经过一定长度的色谱柱后,彼
国家轻工业局 2000-10-31 批准 2001-04-01 实施
QB/T 2491—2000
来,按顺序流出色谱柱,进入信号检测器,在纪录仪上或数据处理装置上显示出各组分的谱峰数值,根据保留时间用归一化法或外标法定量。
5.9.1.2 仪器
5.9.1.2.1 高效液相色谱仪(配有示差折光监测器和柱恒温系统)。
5.9.1.2.2 流动相真空抽滤脱气装置及0.2,0.45μm微孔膜。
5.9.1.2.3 色谱柱
a)钙型阳离子交换树脂柱:Aminex HPX-42A(BIO-RAD),填料粒径5μm;柱尺寸φ7.8mm×300mm,或分析效果相类似的其它色谱柱;
b)氨基键合柱:TSKgel Amide-80,填料粒径5μm;柱尺寸φ4.6mm×250mm或分析效果相类似的其它色谱柱。
5.9.1.2.4 分析天平:感量0.0001g。
5.9.1.2.5 微量进样器:10μL。
5.9.1.3 试剂
5.9.1.3.1 水:二次蒸馏水或超纯水。
5.9.1.3.2 乙腈:色谱纯。
5.9.1.3.3 葡萄糖、麦芽糖、异麦芽糖、麦芽三糖、潘糖、异麦芽三糖、麦芽四糖、异麦芽四糖、麦芽五糖、麦芽六糖的标准品,均为Sigma公司试剂。分别用水配成0.5%的水溶液。
5.9.1.4 分析步骤
5.9.1.4.1 双柱法(仲裁法)
a)试样的制备
称取糖浆或糖粉样品5g,称准至0.0001g,加水溶解,移入100mL容量瓶重病用水定容至刻度,用0.2μm或0.45μm水相微孔膜过滤,滤液备用。
b)试样的测定
钙型阳离子交换树脂柱:流动相为纯水。在测定的前一天接通示差折光检测器电源,预热稳定,装上色谱柱,调柱温至850C,以0.1mL/min的流速通入流动相平衡过夜。正式进样分析前,将所用流动相输入参比池20min以上,再恢复正常流路使流动相经过样品池,调节流速至0.6mL/min,走基线,待基线稳定后即可进样,进样量为5μL~10μL。
将葡萄糖、麦芽糖、麦芽三糖、麦芽四糖、麦芽五糖、麦芽六糖的标准溶液和制备好的试样分别进样。根据标准品的保留时间定性样品中各种糖组分的色谱峰。根据样品的峰面积,以归一化法计算各种糖组分的百分含量。
氨基键合柱:流动相为乙腈:水=67:33。在测定的前一天接通示差折光检测器电源,预热稳定,安上色谱柱,调柱温至750C,以0.1mL/min的流速通入流动相平衡过夜。正式进样分析前,将所用流动相输入参比池20min以上,再恢复正常流路使流动相经过样品池,调节流速至1.0mL/min,走基线,待基线走稳后即可进样,进样量为5μL~10μL。
将葡萄糖、麦芽糖、麦芽三糖、异麦芽糖、潘糖、异麦芽三糖、麦芽四糖、异麦芽四糖、麦芽五糖、麦芽六糖的标准溶液和制备好的试样分别进样。根据标准品的保留时间定性样品中各种糖组分的色谱峰。根据样品的峰面积,以归一化法计算各种糖组分的百分含量。
c)分析结果的表述
钙型阳离子交换树脂柱,样品组分DPí占总糖的百分含量按式(3)计算。
国家轻工业局 2000-10-31 批准 2001-04-01 实施
QB/T 2491—2000
100×=ΣiiIAADP …………………………………………(3)
式中:DPi——样品中组分i占总糖的百分含量,%;
Ai——样品中组分i的峰面积;
i——样品中组分峰面积之和。 ΣA
氨基键合柱,样品中葡萄糖占总糖的百分含量按式(4)计算。
G1=DP1…………………………………(4)
样品中异麦芽糖占总糖的百分含量按式(5)计算。
22222DPAAAIGIGGIG×+=……………………………………(5)
样品中潘糖占总糖的百分含量按式(6)计算。
333DPAAAAPIGPGP×++=…………………………………(6)
样品中异麦芽三糖占总糖的百分含量按式(7)计算。
33333DPAAAAIGIGPGIG×++=………………………………(7)
321100DPDPDPGn−−−=………………………………(8)
样品中四糖以上占总糖的百分含量按式(8)计算。
式中:G1(DP1)——样品中葡萄糖占总糖的百分含量,%;
IG2——样品中异麦芽糖占总糖的百分含量,%;
——样品中异麦芽糖的峰面积;2IGA
——样品中麦芽糖的峰面积; 2GA
DP2——样品中二糖占总糖的百分含量,%;
P——样品中潘糖占总糖的百分含量,%;
AP——样
品
中
潘
糖
的
峰
面
积
;
3——样品中麦芽三糖的峰面积; GA
——样品中异麦芽三糖的峰面积; 3IGA
DP3——样品中三糖占总糖的百分含量,%;
IG3——样品中异麦芽三糖占总糖的百分含量,%;
Gn——样
品
中
四
糖
以
上
占
总
糖
的
百
分
含
量
,%。
计算结果保留至整数。
d)允许差
同一样品两次测定结果之差,不得超过平均值的5%。
5.9.1.4.2 单柱法
本法适用于五、六糖及糊精含量很低的低聚异麦芽糖。
a)试样的制备
同5.9.1.4.1a)。
b)试样的测定
①标准溶液及标准曲线
用每种糖的标准品在0.5mg/mL~10mg/mL范围内配制6个不同浓度的标准液系列,分别进样后,以标样浓度对峰面积作标准曲线。线性相关系数应为0.9990以上。
国家轻工业局 2000-10-31 批准 2001-04-01 实施
QB/T 2491—2000
②试样的测定
同5.9.1.4.1b)中氨基键合柱的测定,最后以外标法计算各种糖组分的百分含量。
c)分析结果的表述
样品中各种糖的含量按式(9)计算。
100×××=vmAVmAXSSSii……………………………………………………(9)
式中:Xi——样品中某种糖分的百分含量,g/100g(或mL);
Ai——样
品
中
某
种
糖
分
的
峰
面
积
;
ms——标
准
样
品
中
某
种
糖
分
标
准
品
的
质
量
,
g;
Vs——标
准
样
品
稀
释
体
积
,
mL;
As——标
准
样
品
中
某
种
糖
分
标
准
品
的
峰
面
积
;
m——样品的质量,g;
V——样品的稀释体积,mL。
计算结果保留至整数。
d)允许差
同一样品两次测定结果之差,不得超过平均值的5%。
5.9.2 薄层色谱法
5.9.2.1 仪器
5.9.2.1.1 GF254硅胶板:规格100mm×100mm。
5.9.2.1.2 层析缸:100mm×200mm。
5.9.2.1.3 微量进样器:5μL。
5.9.2.1.4 烘箱。
5.9.2.1.5 CS-930双波长色谱扫描仪。
5.9.2.1.6 干燥器:用变色硅胶作干燥剂。
5.9.2.1.7 点吹风:300W~500W。
5.9.2.1.8 培养皿:φ15cm。
5.9.2.2 试剂
5.9.2.2.1 葡萄糖、麦芽糖、异麦芽糖、麦芽三糖、潘糖、异麦芽三糖、麦芽四糖、异麦芽四糖、麦芽五糖的标准品,均为Sigma公司试剂。
5.9.2.2.2 85%磷酸。
5.9.2.2.3 展开剂:正丁醇:冰乙酸:水=2:1:1。
5.9.2.2.4 显色剂A液,二苯胺4g+丙酮100mL。
5.9.2.2.5 显色剂B液,苯胺4mL +丙酮100mL。
显色前,将A液100mL、B液100mL混合后加入85%磷酸20mL,边加边摇动,使沉淀全部溶解,该显色液现用现配。
5.9.2.3 标准溶液的制备
5.9.2.3.1 标准溶液Ⅰ:将各标准品(5.9.2.2.1)分别制成10g/L的标准溶液。
5.9.2.3.2 标准溶液Ⅱ:将葡萄糖、麦芽糖、麦芽三糖、麦芽四糖、麦芽五糖标准溶液等体积混合(m1)。
5.9.2.3.3 标准溶液Ⅲ:将麦芽糖、异麦芽糖、麦芽三糖、异麦芽三糖、
国家轻工业局 2000-10-31 批准 2001-04-01 实施
QB/T 2491—2000
潘糖标准溶液等体积混合(m2)。
5.9.2.4 分析步骤
a)将GF254硅胶板置于1050C烘箱内活化1.5h,置干燥器内冷却至室温;
b)将样品配成10g/L~20g/L的溶液,在距硅胶板边1cm处,用微量进样器点样0.5μL~1.0μL。用同样方法进行m1,m2 标准溶液的点样;
c)于层析缸内倒入展开剂,将硅胶板置于层析缸内展开,展开后,置于通风柜内阴干或用电吹风吹干。再重复展开两次(共展开三次);
d)将硅胶板浸入显色剂中,立即拿出,擦干背面的显色剂,吹干。然后将硅胶板放入800C烘箱内烘15min~30min显色;
e)将显色后的硅胶板用CS-930双波长色谱扫描仪在640nm下扫描,根据保留时间对照标准品定性并定量。
5.10 砷
按GB/T 5009.11测定。
5.11 铅
按GB/T 5009.12测定。
5.12 菌落总数
按GB 4789.2测定。
5.13 大肠菌群
按GB 4789.3测定。
5.14 沙门氏菌
按GB 4789.4测定。
6 检验规则
6.1 产品以一次投料为一批,最大批量不得超过班产量。
6.2 每批产品必须经生产厂的检验部门检验合格后出厂,并附有产品质量合格证。
6.3 取样方法
6.3.1 按表3、表4规定抽取样本。
6.3.2 槽车装产品每车必检。
6.3.3 桶装和槽车装产品须从液面10cm以下处抽取样品。取样器必须符合食品卫生标准。
6.3.4 槽车装产品每份取样量不得少于2kg;桶装产品每份取样量不得少于1kg;瓶装产品取样总量不得少于600g。
6.3.5 抽取的样品混匀后分作两份,签封。粘贴标签,在标签上注明产品名称、生产厂名及地址、批号、取样日期及地点、取样人姓名。一份送化验室进行检验,另一份封存,保留半个月备查。需要做微生物检验时,取样器和玻璃瓶应事先灭菌(样品不得接触瓶口)。
表3
批量范围(箱)
抽取样本数(箱)
抽取单位包装数(瓶)
<100
4
1
100~250
6
1
251~500
10
1
>500
20
1
表4
批量范围(桶)
抽取样本数(桶)
国家轻工业局 2000-10-31 批准 2001-04-01 实施
QB/T 2491—2000
<50
2
50~100
4
>100
6
6.4 出厂检验
感官、水分、干物质(固形物)、pH、透光率、溶解度、糊精、IG2+P+IG3,IMO含量。
6.5 型式检验
6.5.1 除出厂检验项目外,还包括硫酸灰分、砷、铅、菌落总数、大肠菌群和致病菌。
6.5.2 一般情况下,型式检验须每季度进行一次。有下列情况之一时,亦需进行。
a)更改主要原辅材料;
b)更改关键工艺和设备;
c)新试制的产品或正常生产的产品停产3个月以上重新恢复生产时。
d)国家质量监督机构进行抽检时。
6.6 判定规则
6.6.1 检验结果如有感官或1~2项理化指标不合格时,可以从该批产品中加倍量抽样,对不合格项目进行复验,复验结果只要有一项不合格,则该批产品为不合格。
6.6.2 卫生指标有一项不合格,则判该批产品为不合格,不得复测。
7 标志、包装、运输、贮存
7.1 直接食用的产品标签必须符合GB 7718规定。
7.2 包装储运图示标志应符合GB 191的规定。
容器外须注有产品名称、制造厂名、厂址、净含量、批号、生产日期、保质期、采用标准号及质量等级。
7.3 包装物和容器必须整洁、卫生、无破损、并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的有关规定。
7.4 运输过程中,须防尘、防蝇、严防曝晒、雨淋、严禁与有毒、有害物质混装混运。应有防止曝晒、雨淋措施。运输中装卸,应符合外包装上包装储运图示的规定。
7.5 成品应贮于干燥、通风、清洁的库房中,并掌握先进先出的原则。
7.6 产品保质期:糖浆一、四季度不少于6个月,二、三季度不少于3个月;糖粉不少于6个月。
国家轻工业局 2000-10-31 批准 2001-04-01 实施
QB/T 2491—2000
附录 A
(提示的附录)
葡萄糖转苷酶活力的定义与测定
A1 定义
1mL液体酶,于400C,pH=5.0条件下,1h分解α-甲基-D-葡萄糖苷产生1μg葡萄糖为一个酶活力单位,以u/mL表示。
A2 试验方法
A2. 1 方法提要
葡萄糖转苷酶作用于底物α-甲基-D-葡萄糖苷生成D-葡萄糖和甲醇。D-葡萄糖的含量可通过含有葡萄糖氧化酶、过氧化物的酶的4-氨基安替比林和苯酚试剂进行显色反应来测定。
α-甲基-D-葡萄糖苷D-葡萄糖+甲醇 葡萄糖转苷酶→
→
→
D-葡萄糖葡萄糖酸+H葡萄糖氧化酶2O2
H2O2+4-氨基安替比林+苯酚苯醌 过氧化物酶
A2.2 仪器
A2.2.1 烘箱: 控温精度+20C;
A2.2.2 恒温水浴:精度0.10C;
A2.2.3 分光光度计:波长360nm~800nm;
A2.2.4 试管:φ15mm~150mm。
A2.3 试剂
A2.3.1 无水葡萄糖,分析纯。
A2.3.2 α-甲基-D-葡萄糖苷溶液,20g/L:称取α-甲基-D-葡萄糖苷溶液2g,称准至0.1g,加水溶解,并定容至100mL。在50C~150C时可使用2周。
A2.3.3 4-氨基安替比林溶液,4g/L:称取4-氨基安替比林0.2g,先加水10mL~20mL溶解,再用水定容至50mL。
A2.3.4 盐酸溶液,2mol/L:按GB/T 601配制。
A2.3.5 氢氧化钠溶液,1mol/L:按GB/T 601配制。
A2.3.6 Tris-磷酸缓冲液(pH=7.2):称取2-氨基-2-羟甲基-1,3-丙二醇[NH2C(CH2OH)3]36.3g和磷酸二氢钠(NaH2PO4·2H2O)50.0g于烧杯中,加水约900mL使之溶解,用2mol/L盐酸溶液调pH到7.2(若加过量时,再用1mol/L氢氧化钠溶液调回),将此溶液移入1000mL容量瓶中,用水定容。
A2.3.7 苯酚溶液,50g/L:称取苯酚5g于烧杯中,称准至0.01g,加水50mL,加热溶解,冷却至室温,移入100mL容量瓶中,用水定容。
A2.3.8 4-氨基安替比林溶液-苯酚显色液:分别称取550单位的葡萄糖氧化酶(酶活力为110u/mg,称取5mg)和125单位过氧化物酶(酶活力165u/mg,称取0.76mg)于烧杯中,加入Tris-磷酸缓冲液(pH=7.2)约40mL,使之溶解,再加入4-氨基安替比林溶液(A2.3.3)1mL和苯酚溶液(A2.3.7)1.4mL,将此
国家轻工业局 2000-10-31 批准 2001-04-01 实施
QB/T 2491—2000
溶液移入50mL容量瓶中,用Tris-磷酸缓冲液定容。
A2.3.9 乙酸-乙酸钠缓冲溶液(pH=5.0):按GB/T 603配制。
A2.4 分析步骤
A2.4.1 试样的制备
吸取葡萄糖转苷酶1mL,移入适当大小的容量瓶中,用水定容(应使0.5mL试样在500nm的吸光度为0.15~0.32).
A2.4.2 标准曲线的制备
A2.4.2.1 称取于(105±2)℃烘干至恒重的无水葡萄糖1g,称准至0.0001g,加水溶解,定容至100mL。分别吸取此溶液1.0,2.0,3.0,4.0,5.0mL,定容至100mL,此溶液相当于含0.1,0.2,0.3,0.4,0.5g/L的葡萄糖溶液。
A2.4.2.2 取上述葡萄糖溶液各0.1mL于5个试管中,加入4-氨基安替比林溶液-苯酚显色液(A2.3.8)3mL,充分摇均后,于(40±0.5)℃的恒温水浴中精确保温20min后取出,立即冷却至定温。以水做对照,在波长500nm下测定其吸光度(As10,As20,As30,As40 , As50)。
同时,以水代替葡萄糖溶液做空白试验,测定其吸光度(As0)。
A2.5 分析结果的表述
吸光度差为1.000时,由葡萄糖标准曲线求得的葡萄糖量按式(A1)计算。 sAAAAAAAAAAGssssssssss0500400300200105040302010−+−+−+−+−=………………(A1)
式中:G——吸光度为1.000时,由葡萄糖标准曲线求得的葡萄糖量,μg;
As10,As20,As30,As40 , As50——葡萄糖溶液浓度分别为0.1,0.2,0.3,0.4,0.5g/L时的吸光度;
As0——空白溶液的吸光度。
A2.6 试样的测定
A2.6.1 在试管中加入α-甲基-D-葡萄糖苷溶液1mL和乙酸-乙酸钠缓冲溶液(A2.3.9)1mL,置于(40±0.5)℃的恒温水浴中,放置10min~15min,然后,加入试样溶液(A2.4.1)0.5mL,充分摇匀,再置于(40±0.5)℃的恒温水浴中,精确放置60min。然后,移置沸水浴中准确加热5min,在流水中冲冷。
A2.6.2 取上述反应液0.1mL于试管中,按A2.4.2同样操作,测定其吸光度(As)。
A2.6.3 空白测定
试管中加入乙酸-乙酸钠缓冲溶液(A2.3.9)1mL和试样溶液0.5mL,在沸水浴中精确加热5min后,在流水中冷却。加入α-甲基-D-葡萄糖苷溶液1mL,然后按A2.4.2同样操作,测定其吸光度(A0)。
A2.6.4 分析结果的表述
葡萄糖转苷酶活力按式(A2)测定。 5.01.05.2)(0nGAAXS×××−=
……………………………………(A2) nGAAS×××−=50)(0
式中:X——葡萄糖转苷酶活力,u/mL;
AS——样
品
反
应
液
的
吸
光
度
;
国家轻工业局 2000-10-31 批准 2001-04-01 实施
QB/T 2491—2000
A0——空
白
液
的
吸
光
度
;
G——吸光度为1.000时,由葡萄糖标准曲线求得的葡萄糖量,μg;
2.5——反应系统的体积,mL;
0.1——反应液的取样量,mL;
n——样品的稀释倍数;
0.5——参加反应的样品的体积,mL。
所得的结果保留至整数。
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