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讯 > 热点新闻 > 详细内容
同食致死无依据,但两种食物最好不要同食
发布时间:2012/10/26  阅读次数:1178  字体大小: 【】 【】【
           近日,“可乐喷泉”成为了网络热图。几粒曼妥思薄荷糖,一瓶可乐,遇到一起时,可乐竟能瞬间喷出水柱。有网友依图猜测,曼妥思放入可乐后产生的大量气体能将人的胃撑破。这让平时吃惯了这两种东西的人们担心不已。那么,曼妥思加可乐是否会形成“可乐喷泉”,同时食用曼妥思和可乐是否会致死?24日,记者通过实验验证,尽管两者混合出现了喷涌,但两者同时少量食用后,并没有出现不适感觉。

  网传:曼妥思+可乐=没命

  一名男子吞下一把曼妥思脆皮软心糖后,立即向口中猛灌可乐,几秒钟后该男子痛苦倒地……这是目前网络上很火的一段视频,在微博的转发量与日俱增。24日上午,记者百度搜索“曼妥思+可乐”,果然弹出不少相关视频。其中,不乏网友对曼妥思和可乐进行的实验视频。

  实验者将曼妥思薄荷糖放入可乐中,可乐瞬间喷出水柱。由此,“沸腾可乐”的游戏也在各大网站盛行开来。不少看过视频的网友猜测,曼妥思放入可乐后产生的大量气体能将人的胃撑破。

  实验——

  实验准备:

  材料:一瓶1.25升的可乐,一瓶500毫升的雪碧,一瓶500毫升的可乐,两条“曼妥思”脆皮软心珠薄荷糖。

  场地:选择一处较为空旷的地方。

  提醒:应注意及时避让,以免实验中可乐喷出溅一身。切勿模仿,尤其是儿童。

  实验一:曼妥思+1.25升可乐

  把一瓶1.25升的可乐打开,放在一处平稳场地上。然后将6颗曼妥思脆皮软心珠薄荷糖放入可乐瓶中。可乐顶部立即产生大量泡沫,约两秒钟后,可乐泡沫从瓶口喷涌而出。但结果未像记者在网友实验视频和图片中所看到的那样,可喷涌出30厘米高的水柱。产生的泡沫喷出最高点约5厘米,持续近5秒钟后逐渐降低。

  实验二:曼妥思+500毫升雪碧

  其他碳酸饮料和曼妥思相遇会有什么效果呢?记者拿出一瓶500毫升装的雪碧饮料,将6颗曼妥思脆皮软心珠薄荷糖放入其中后,瓶中同样释放出了大量气泡,并伴有饮料涌出,从上到下将饮料瓶覆盖,持续时间大约6秒钟,此后瓶中饮料剩有三分之二。实验证明,曼妥思薄荷糖放入其他碳酸饮料也会释放大量气体,并形成“喷泉”。

  实验三:曼妥思+500毫升可乐

  鉴于网络上不少图片都显示,在可乐饮料和曼妥思相遇后喷射出了较高的水柱,因此记者又使用500毫升装可口可乐进行了反复实验。将6颗曼妥思脆皮软心珠薄荷糖放入500毫升可乐瓶中后,瓶中同样释放出大量气泡,并伴有饮料涌出,持续时间约五秒钟。待实验结束后,瓶中饮料仅剩一半。

  化学解析:起泡点诱发“可乐喷泉”

  从曼妥思脆皮软心珠薄荷糖的成分来看,其含有白砂糖、葡萄糖浆、氢化植物油、淀粉、食品添加剂(阿拉伯胶、巴西棕榈蜡、蔗糖脂肪酸酯、结冷胶)等。而可口可乐汽水的配料包括水、果葡糖浆、白砂糖、食品添加剂(二氧化碳、焦糖色、磷酸、咖啡因)、食用香精。

  网络有说法认为,曼妥思薄荷糖中的主要成分有阿拉伯胶等食品添加剂。而形成可乐喷泉的原因在于阿拉伯胶含有钙、镁、钾的阿拉伯酸盐,这些酸盐具有弱碱性,而可乐中因为溶有二氧化碳,其在水中生成碳酸,故可乐具有弱酸性,酸和碱在一起就会产生很多二氧化碳。

  24日中午,记者采访到了从事化学教学工作多年的沈老师。他认为,能产生“喷泉”效果的原因并不仅薄荷糖的成分问题。“不仅是可乐,如果你用其他碳酸饮料实验,也会出现“喷泉”效果。因为碳酸饮料中溶解了大量的二氧化碳气体,这些气体在静止状态下保持着平衡状态。一旦原有平衡被外力打破时,饮料中的二氧化碳气体就会冒出来。”他说。

  沈老师说,记者实验所用的薄荷糖投入碳酸饮料中后,形成了很多气化中心,或者叫起泡点,因此使二氧化碳大量溢出,形成了“喷泉”。

  专家建议:两种食品最好不要一起食用

  根据网络传言,如果将可乐与曼妥思薄荷糖同时食用,胃会被撑破,可致人死亡。这种说法可靠吗?当天下午,记者首先将一颗曼妥思脆皮软心珠薄荷糖嚼碎咽下,然后立即喝了一口可乐,并没感到任何异常。网络上冒险实验的网友也证实:“曼妥思加可乐只造成打嗝。”

  沈老师分析说,糖果经过口腔咀嚼、溶解后,结构已经改变,而可乐喝进胃里后二氧化碳也已不饱和,所以在胃里,并不具备形成“喷泉”的条件。“同时食用曼妥思和可乐应该没有网络上说的那么恐怖。”他说。

  当天下午记者了解到,对于共同食用可乐和曼妥思会致人死亡的传言,消化内科专家表示,如果大量且共同食用两种食物,产生了大量气体,人体可能会不舒服,会腹胀。至于撑破胃和致死的说法,并没有相关依据。专家建议,最好不要将两种物品一起食用,隔半小时或一小时再食用相对更加安全。大量气体在胃部会产生不适,影响健康,即使单独饮用大量碳酸饮料也会对健康造成影响。

更多
我要评论
  • 匿名发表
  • [添加到收藏夹]
  • 发表评论:(匿名发表无需登录,已登录用户可直接发表。) 登录状态:未登录
最新评论
所有评论[0]
    暂无已审核评论!

全球最大的中文功能食品配料行业网站                            

Copyright2010--2022 功能食品配料网     网站备案号:京ICP备13040527-2号

郑重声明:本站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1184955935@qq.com   后台登陆     

合作联系:QQ:1184955935  微信:gongnengfood 

关注功能食品配料网微信公众号、头条号了解更多信息

  

 声明:本站部分资料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管理员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