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讯 > 热点新闻 > 详细内容
洋奶粉问题频现国产奶粉能否重掌定价权
发布时间:2012/10/26  阅读次数:1046  字体大小: 【】 【】【
         近期有关洋奶粉不断涨价、质量存在问题的消息频频曝出,引发网民极大关注。洋奶粉一再涨价,质量又屡出问题,为什么中国消费者还趋之若鹜?网民一针见血:国产奶粉质量问题频现,行业标准低,在一次又一次沉重打击消费者信心的同时,也一点一点地将国内市场话语权让渡给了洋奶粉。国内乳业只有切实提升产品质量,才能重获消费者信心。

        ●洋奶粉价格一涨再涨

  短短几年间,洋奶粉均价已经从200元迈上了300元大关。经过2011年底调价后,一些奶粉甚至开始'奔四''奔五',关税下调、原材料成本下降,都没有阻挡洋奶粉的'涨价路'.而其经常宣称的'成本上升''配方升级''关税调整''包装更换'等理由往往又站不住脚。

  新华网署名'叶祝颐'的文章分析了洋奶粉频频涨价的原因:近几年,国内洋奶粉的价格一涨再涨,甚至无视相关部门的约谈'顶风涨价'.应该说,原奶收购价、食糖等原材料价格上涨,人工成本、运输成本上升,奶粉产品更新换代,配方改变,整个食品行业涨价,都是洋奶粉价格上涨的重要原因。但是,毋庸讳言,三聚氰胺风波以后,国产奶粉面临信任危机,消费者对国产奶粉恨铁不成钢,洋奶粉逐渐掌握了国内中高端奶粉市场的定价权。

  即使洋奶粉质量问题频出,但网民表示,在选择时还是会偏向洋奶粉。他们认为,洋奶粉对质量把关非常严,对出口国和进口国的全程跟踪使问题奶粉很难蒙混过关。对质量的严格把关,就是对消费者健康的全心呵护。当然,消费者会尽量不选择出过质量问题的洋奶粉。

        ●国内乳制品企业该反省

  署名'不执着'的博主说,一个奇怪的景象是:一边是洋奶粉的疯狂涨价,另一边是我国消费者对洋奶粉越涨越要买的热烈追捧。洋奶粉就是看中了国内消费者奉行奶粉越贵品质越有保障的理念。此外,国内乳制品企业应该反省,自2008年三聚氰胺事件以来,国产牛奶行业就显得越来越不争气。洋奶粉集体涨价的背后,实际上显示了洋奶粉市场存在着近似'集体垄断'和他们越来越强的定价权。如果任由这种情况继续下去,那么在国内,洋奶粉将彻底垄断中国奶粉市场。国内消费者将对国产奶粉更没信心,对国产婴幼儿奶粉只能望而却步。其实这是一种双输的结局。一方面,中国乳业信用濒临崩溃,市场份额继续萎缩;另一方面,消费者为此付出高昂代价,而洋奶粉却可以有恃无恐地漫天涨价。最后,乳业协会的低标准让人失望。不仅如此,质量监管对于曝光的国内奶企惩罚不足。问题奶粉的出现,还是违法成本过低,在这样的情况下,消费者怎能对国产奶粉安心使用?

  网民'向下看'说,洋奶粉为何'想涨就涨'?'底气'何在?我认为,洋奶粉凭借其质量优势和品牌效应,通过侵蚀当地品牌的市场份额,逐渐掌握了销售市场的话语权。而不断提升的话语权正是洋奶粉频频涨价及不断曝出质量问题的根源。

        ●重拾消费者信心有多难

  鉴于洋奶粉价格不断高涨,以及多次发生质量问题,网民希望国产乳业能以此为契机努力提高质量水平,重拾消费者信心。凤凰网署名'侯金亮'的博客就说,重振民族乳业品牌,必须加强监管,让消费者重拾对国产奶粉的信心。

  署名'不执着'的博主说,作为国产乳品企业,首先要努力提高奶粉质量,让民众吃上高端的放心国产奶粉,不要再出质量问题的负面消息。再者,乳业协会应该更高标准要求下属企业,把乳业新国标定到欧盟、美国的标准,并督促下属乳品企业遵照执行,这样才能逐步挽回国内消费者的信心。最后,监管部门也应该加大问题乳品的处罚力度,并不是查出问题后,予以曝光了事,而应该开出最严厉的罚单,并督促问题乳品企业整改。只有国产奶粉重拾国民信心,洋奶粉才不会如此漫天涨价。
更多
我要评论
  • 匿名发表
  • [添加到收藏夹]
  • 发表评论:(匿名发表无需登录,已登录用户可直接发表。) 登录状态:未登录
最新评论
所有评论[0]
    暂无已审核评论!

全球最大的中文功能食品配料行业网站                            

Copyright2010--2022 功能食品配料网     网站备案号:京ICP备13040527-2号

郑重声明:本站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1184955935@qq.com   后台登陆     

合作联系:QQ:1184955935  微信:gongnengfood 

关注功能食品配料网微信公众号、头条号了解更多信息

  

 声明:本站部分资料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管理员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