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孩子上小学二年级了,在班里学习也就中等水平,我寻思给他买点保健品,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啊。”在南大街一家药店,市民徐女士说道。10月13日是“世界保健日”,记者探访港城部分药店和商场发现 ,从前“保健用品”只是瞄准老年人或病人,但现在儿童保健品却占领了很大的市场空间。导购在售卖时,也多会反复强调这些保健品的治疗功效,让许多家长无所适从。专家提醒,正常发育的儿童只要能够平衡地摄入各种食物,就可以获得人体所需要的各种营养物质,滥用保健品可能会适得其反。
□探访
儿童保健品药店卖得欢
10月13日上午10时,记者来到南大街一家药店,在儿童保健品货架旁,围着许多给孩子选购保健品的家长。
“导购,我儿子上小学二年级了 ,在班里也就排名中等,我看他每天回家写作业没太有精神,老师布置要背诵的课文总是背不过,是不是营养不够,或是缺什么东西啊,买哪种营养保健品好呢?”家住芝罘区的徐女士拿起一盒维生素C片询问导购员。
记者看到,药店内设有专门的儿童保健品专柜,国产的、进口的,不下十种。货架上摆放着各种壮骨片、氨基酸、钙铁锌片、矿维片、鱼肝油等。据药店营业员介绍,这些保健品主要有补脑、补肝、壮骨、补气、补血、增强免疫力、增强记忆力的功效。价格高低不等,从几十元到几百元都有,每种儿童保健品的销售情况都不错。
□家长
孩子补脑不能落于人后
“现在整天听电视、广播里介绍儿童保健品,也不知道哪种好,但同事们的孩子都在吃,如果俺家的小孩不吃,将来在某一个方面落后人家,这多不好啊。”在南通路一家药店 ,市民赵女士笑着告诉记者,虽然买保健品花费不低,而且得长期食用,但也是对孩子的一种智力投资。
但当记者问孩子家长是否了解所买保健品的一些功效时,他们大都摇头。“保健品不就是补充身体缺乏的吗,有没有效果不清楚,但是吃点总比不吃好。”家住芝罘区幸福的刘女士笑着说。大多数家长表示,并没有带孩子到正规医院去做过检查,对孩子身体缺乏什么并不了解,只是大家都吃,他们也不能给孩子落下。
□专家
不偏食就能均衡获营养
市场上大肆售卖的各类儿童保健药品真这么神奇吗?烟台山医院儿科副主任医师嵇玉华表示,保健品对一些营养不良或缺乏某些微量元素的孩子,确实能起到一定的调节身体健康的作用,但保健品的功用毕竟有限,其综合性能往往不适合孩子。
“儿童发育需要的营养素一般都能在天然食品中找到,所以 ,正常发育的儿童只要不挑食、不偏食,就可以均衡地获得人体所需要的各种营养物质。”毓璜顶医院儿科副主任医师蔡维艳说。
蔡维艳建议说,对于儿童是否缺乏营养,家长应该带其到正规医院进行检查,如果孩子身体缺乏某种营养成分,建议在医生的指导下选择营养品。盲目听信夸大的广告宣传,反而不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
□律师
保健品监管无法可依
据山东鲁信律师事务所律师秦汉唐介绍,2009年颁布实施的食品安全法明确,对保健食品的具体管理办法由国务院规定。但至今3年过去了 ,《保健食品监督管理条例》仍未出台。法律法规滞后,标准规范不完善与当前儿童保健品市场鱼龙混杂有密切的关系。
秦汉唐说,目前我国已批准的31家直销(无店铺销售)企业的主要产品是保健食品,比如蛋白粉、多种维生素、矿物质补充剂等。但我国直销企业经营许可在商务部,市场监管是工商和公安部门,药监部门插不上手,致使直销企业的保健食品成为监管盲区。
□工商
消费者要擦亮眼睛
“目前,保健
食品市场鱼目混珠,一些商家更是盯准家长,打儿童保健品旗号,消费者一定要擦亮自己的眼睛。”市工商局有关负责人介绍说,有些产品假冒保健食品批准文号和保健食品标志或者以食品批准文号、生产许可证号、消毒杀菌产品批准文号等假冒保健食品文号,违规声称保健功能。有的儿童保健食品虚假夸大宣传问题严重。说明书和标签不按批准内容印制,擅自增加保健功能,扩大适用人群,变更食用方法和食用量,甚至故意混淆与药品的界限,误导消费者。
“根据规定,如有消费者因使用该产品造成伤害,可以提供相关证据投诉,为自己所受到的身体、经济损失进行索赔;如果认为保健产品存在虚假宣传和误导消费者的行为,也可以提取相关证据向所在地工商部门进行举报。”有关负责人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