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讯 > 热点新闻 > 详细内容
李里特:农民教授
发布时间:2011/7/8  阅读次数:1570  字体大小: 【】 【】【
           玉米芯中取健康,自然风里做冷藏。

  前身合是慰农使,远风平畴大文章。

  杞人配词

  调寄《浪淘沙》

  李里特身为中国农业大学的教授,按说不是基层科技工作者;但他心系农民、心想农业、心向农村,为了“三农”的兴旺发达倾注心血,一往情深;如此说,他是真正的基层科技工作者。记者手记

  高高的个子,宽宽的额头,浓眉大眼,鼻直口阔。李里特教授长着一副典型的中国特色的福相。与他的富贵福相做比照,其着装打扮却很朴素,如果扎在农民堆里,除了个子高,没有特别的地方。

  认识李里特,是跟着山西省科技厅的人员去中国农大考察科技合作项目。李里特以简练的语言介绍他正在进行的科研项目。还没介绍完,就有电话接二连三催来,要乘飞机出差。

  李里特,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食品工程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在工程技术领域研究获得一系列成果,作为第一发明人取得14项国家专利,其中发明专利12项。他还曾任中国农业大学副校长、副书记,并获农业部中青年有突出贡献专家称号。

  看到这些研发成果和头衔,都会觉得他是“高级知识分子、科技专家”;但他却经常扎在农民堆里。他说他的科研源自农业,他的讲堂面向农民,他的成果落户农村。

  李里特是“老三届知青”,插过队,当过机械工人,1977年恢复高考上了大学,被国家教委选为出国研究生,在日本获得硕士、博士学位后回国。李里特随和自然,也十分热爱自然、敬畏自然,因此总是倾心农业技术开发,倾心节能、环保的新技术开发。

  回国后取得的第一项成果,是在河北省饶阳县流满乡建成世界第一座利用自然冷源大型果蔬保鲜库。这一“利用自然冷源贮藏农产品机理研究”发明了分层并行差压送风冻结方法,获得国家专利一项。比其他类型的冷库运营成本降低92%。目前该库已成功运转14年以上。为当地的果农菜农建造了一所高效节能的大型冷藏库。

  李里特的利用电场产生电生功能水研究,不仅开发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电生功能水发生装置,还发现了电生功能水的洗涤、降解农药、部分替代农药防治植物病害葡萄炭疽病、黄瓜白粉病、小麦条锈病等的特殊效果。成果鉴定认为:“对于减少农药污染,提高农产品安全性,保护环境和国民健康、提高我国农产品国际贸易地位都具有重要意义。项目总体水平在同行业中处于国际先进水平”。

  玉米芯在我国农村大多当柴烧掉或遗弃。李里特却把它当作了宝贝,他的“玉米芯酶法制备低聚木糖”项目获得2006年度国家技术发明2等奖。技术转移建成年产万吨低聚木糖示范工程项目,不仅打破国外技术垄断,而且使之成为世界最大规模低聚木糖生产企业。实施该项目的企业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低聚木糖生产企业,产品销售据世界之首,每年可利用玉米芯7万吨以上,同时减少了废弃物的玉米芯对环境造成的污染,给农民带来经济效益近3亿元,带来就业机会2000多个。

  经常在田间地头,李里特有许多农民朋友。山西省右玉县科技局局长李景春说起李里特:“没有一点大教授的样子。”

  李景春介绍,李教授现在正在右玉县进行一个科研项目,就是针对雁北地区风大低温的特点,把风能由风车转化为机械能,再转化为热能,解决农业种植中严寒季节温室大棚的取暖问题和严寒地区建筑节能采暖问题,补充太阳能的不足。

  “李教授每天不是往风头上观察风叶、风机,就是往大棚里钻,不断改进热机转换情况。60多岁的人了,一点没有讲究,也不觉得脏累和辛苦。”李景春说。

  李里特说风能转化热能利用比起风力发电有很大优势,主要是对风的要求不高,能量利用效率高,设备成本低。目前他已完成技术实验,可以进入产业中试。李里特说,这一技术可以为高寒风大地区的菜农提供新的补充能源,有效提高大棚蔬菜的产量和品质,也可推广应用到这类地区的养殖业和房舍取暖。对农民有好处,他就铆足了劲儿干了。
来源:科技日报
更多
我要评论
  • 匿名发表
  • [添加到收藏夹]
  • 发表评论:(匿名发表无需登录,已登录用户可直接发表。) 登录状态:未登录
最新评论
所有评论[0]
    暂无已审核评论!

全球最大的中文功能食品配料行业网站                            

Copyright2010--2022 功能食品配料网     网站备案号:京ICP备13040527-2号

郑重声明:本站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1184955935@qq.com   后台登陆     

合作联系:QQ:1184955935  微信:gongnengfood 

关注功能食品配料网微信公众号、头条号了解更多信息

  

 声明:本站部分资料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管理员删除,谢谢